心理学在媒介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王毅 发表于:2011-12-13 18:25  点击:
【关健词】媒介(传播者)、受众、心理学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在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五花八门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当中,各大媒体、不同媒介之间打起了心理战。心理学 (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

媒体对受众心理的利用。下面就对现在最常用的两种媒介进行研究:首先是电视,1900年电视这个词首次出现,自从那时起,电视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叫“刻板效应”[1],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正是因为这种刻板效应,电视到现在为止还占据着非常大的收视率,可是由于新兴媒体的出现以及各大电视台之间的激烈竞争,电视台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吸引受众。最大的特点就是“偶像效应”[3]或者说是名人效应。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等等。 简单的说,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吸引受众,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在现实生活中,利用“人名“和“名人效应“狠念发财经的却大有人在,而且愈演愈烈。”所以各大电视台争相邀请名人,对其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报道,只为了吸引受众,满足受众需要。还有一个常见的心理学理论是“美女效应”[3](beauty effect):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美感”,即审美情感,是指审美主体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和所获得的精神愉悦。美女是能给人带来美感的,而由这种美感所到来的传播效果就叫做美女效应,世界上多的是普通大众,相对与名人,电视台还要想出其他办法来赢得观众的喝彩,因此不计其数的帅哥美女(普通人)登上大屏幕,(她)他们在给受众带来美的体验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好奇心,受众开始好奇这个所谓的“普通人”的生活。
  其次是网络,网络起源于70年代,最初用于军事,80年代后开始民用,逐渐发展,到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普及了。 2001到2002年以后,随着电脑价格的迅速降低,盗版系统的爆发式兴起,QQ聊天工具等的爆发,互联网时代才真正来到中国,来到我们身边。互联网利用人的看客心理以及惰性心理将大量的信心上传到网上,在幕后推动事件的发展。看客心理是指人们面对事件像看一场戏一般,只对事件的内容本身发生兴趣,而对事件的真实人物没有同情的不良心理。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于人的内心,向外表现为好打听他人隐私,以他人的悲伤作为自己的快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鲁迅对于这种心理就有深刻的认识。当年他从日本学医归来,发现一些中国人竟然面对自己的同胞惨遭侵略者砍头、杀戮没有一丝悲伤,反而笑嘻嘻地如看热闹一般,于是下决心用文字拯救中华民族。在《阿Q正传》的前文写阿Q的丑陋,从城里回来向别人大谈其杀革命党的见闻,嘴里还津津乐道着“杀头,好看!好看!”。在其杂文中也有多处对这种看热闹看杀头的癖好的批判。在《祝福》中祥林嫂不停地向鲁镇的人讲述自己的悲惨故事,而周围的人只是怀有一种看客心理、假慈悲。鲁迅用尖锐犀利的语言,穿透了看客的皮肉,活画出看客的灵魂。正是这种存在了几千年的看客心理,才使互联网利用这种心理将各种触碰到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上传,引起受众舆论,正因为这种看客心理使舆论不向正常的方向发展,传播者也为了某种噱头,故意将事件夸张化、媚俗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说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的产物,互联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迅速”“便捷”感觉一切尽在咫尺。 中国有一句古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邻近的人关系往往更加亲密。心理学上有个“邻近效应”,也揭示了邻近的人之间容易产生更大影响的道理。1950年,美国的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是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而做的。这是些二层楼,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在调查中,心理学家对每个住户都问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调查的结果是: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则只有10%。多隔几户,距离上其实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要更小——一是打交道比较方便,比如借东西可以少走几步路;二是了解起来比较容易,也就更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交往中就更有安全感。当今社会互联网相当普及,家里、办公室、商场都有,而且方便快捷,由于这种接近效应的影响使人们更加愿意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上的传播者就顺水推舟,利用受众的这种心理大做文章。
  受众在接收媒体传达的信息过程当中的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媒体之间竞争力的不断加强,致使对某一事件的重复报道加强。过度的爱会使人生腻,过度的谦虚会令人产生虚伪的感觉,过度的行为、做法容易产生于愿望相反的结果。过度报道是指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去报道,对某部分人或事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这种过度报道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然而一旦有人将这种心理扩大化,让更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2]。这些容易从众的人如果被媒体所利用就会让舆论偏离正常的轨道,跟随媒体的意愿发展,这严重违背了舆论的正常发展。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在这个时期尤其凸显出来,如果受众的舆论心理被人影响,舆论走向遭到破坏,这个社会舆论体系都会遭到影响。
  反应群众呼声,满足广大受众的实际需求,贴近受众的心理诉求,进入受众的心灵空间,合理利用受众心理,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
  参考文献:
  [1] [美]格里格 / 津巴多 / 王垒 / 王 等isbn: 7-115-11130-8页数: 621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0-1
  [2] 《二十几岁女人顺达一生的心理学》郑小兰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09246 页码:19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