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马 丽 发表于:2010-02-22 10:31  点击:
【关健词】东汉魏晋南北朝;称谓词;汉语史
表3父亲、母亲称谓(1)合称父母为亲,广见于先秦典籍,后世袭用。在魏晋时期,亲专指母亲。北魏《魏 故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广川孝王墓志铭:父灵遵,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广川哀王。亲河南宇文 氏,父伯升,镇东府长史悬氏

表3父亲、母亲称谓(1)合称父母为“亲”,广见于先秦典籍,后世袭用。在魏晋时期,“亲”专指母亲。北魏《魏 故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广川孝王墓志铭>:“父灵遵,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广川哀王。亲河南宇文 氏,父伯升,镇东府长史悬氏侯。“亲”在此特指“母亲”。
“尊”,<说文•酋部>:“酒器也。”后引申对帝王等尊贵者的敬称,包括父母。魏吉迦夜与昙 曜共译《杂宝藏经•罗汉祗夜多驱恶龙人海缘》:。复白父母言:‘愿尊先许听我出家。”可专指父 亲,<世说新语•品藻》:“问父日:‘刘尹语何如尊?”
(2)称谓词“老父”老母”在上古汉语时期指年老的父亲、年老的母亲;至中古汉语时期,词 素“老”的意义开始虚化,成为一个只起补充音节作用的词头。“老父~老母”意同“父“母”。如
<世说新语•政事>:“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晋书•周琥传》:
。境日:‘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文中的“老父~老母”并不在于指父亲 或母亲年老,而是在社会交际中对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带有谦称的意味。
“阿父~阿母”是中古时期出现的新生称谓,在汉译佛经的影响下。“阿”逐渐虚化为一个无 义的音节形式【6】。<南史•谢晦传>:“晦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聪明有才貌。被发徒跣与晦诀日: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籍都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上堂拜阿母,阿 母怒不止。”
(3)“大君”指称父亲,是三国时期的新生称谓,见于<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载董昭与袁春卿书日:“足下大君,昔避内难,南游百越,非疏骨肉,乐彼吴会,智者深识,独或宜然。”敬称袁春 卿的父亲为“大君”,<汉语称谓大词典》失收此义项。
“侯”指称父亲,通行于魏晋时期。<三国志•吴志•蒋济传》注引<列异传》:“愿母为白侯,属 阿令转我得乐处。”蒋济爵为陵亭侯,其子称之为“侯”。如果说这可能是从他称谓,沿属吏及奴 仆之辞,那么《梁书•吉粉传》载廷尉谓吉羽;}日:“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吉珊之父职为吴
兴原乡令,而廷尉对吉粉称其父为“尊侯”,“侯”已经成为亲属称谓了,“尊”在亲属称谓之前表 示礼敬。又如《世说新语•言语》:“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日:‘患虐也。’主人 日:‘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虐?”《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 乙之子,问之日:‘尊侯早晚顾宅?’乙子称其父已往。”二书没有提及其父的职位官衔,“侯”都是 父亲的意思。“侯”原是表示爵位的封号,与“公”同属于五等爵位。“公”同时也可以指称父亲,
《战国策•魏策一>:“(陈轸)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行。”因为这个关系,“侯”相因生义,产生出 “父亲”的意义来了。
“阿翁”是在亲属称谓“翁”的前面加一词头“阿”,指称父亲,魏晋时期口语化的亲属称谓, 见于《三国志•魏志•武文世公王•赵王干传》注引《魏略:》:“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耶”指称父亲,魏晋时期的新生称谓,《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小说钩沉
•冥祥记》:“其六岁儿见之,指语祖母日:‘阿爷飞上天,婆为见不?”。爷”,<说文解字》未收,梁 顾野王《玉篇•父部>:“爷,以遮切,俗为父爷字。”
“所估”指称父亲.见于《全后汉文•郎中郑固碑》:“陨命颠沛,家失所怙。~所”是古汉语中 的名词化标记,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前,使之成为体词性成分。“所怙”本是“恃估、依赖的物体 (或人)”的意思,其中“怙”是动词,“所”加在“估”前,使其名词化,最终从词组转化成为一个称 谓词。“所估”是依赖、恃怙的意思,故常在强调失去依赖对象时使用。
(4)“姥”字《说文》未收,《一切经音义》卷十三:“今以女老为姥。”泛指老年女人。中古汉语 时期,“姥”可指称母亲,如《乐府诗集•琅琊王歌辞>:“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炸”见于《颜氏家训•风操》:“而江东士庶,痛则称祢。”《集解>引刘盼遂:“按江东人痛呼 祢,当是呼盘尔。烁者,母之俗字,人穷则呼母,古今不异。”(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