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蔡斌 发表于:2012-03-03 09:52  点击:
【关健词】政府 金融监管 作用
由于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各国政府对金融业的稳定非常重视。政府监管对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金融业稳定运行,进而化解金融风险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政府监管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作用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的途径。

(三)建立商业银行包括其他非银行机构的内控机制,是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
  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具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保证资本经营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原则;必须具有中央银行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确保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具有风险损失承受能力;必须建立并保持审慎的书面借贷政策贷款审批和管理程序以及完善的贷款档案。必须建立准确计量并充分控制市场风险的体系;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督),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重大的风险并适时设立资本金;必须建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职责分配、承诺付款和资产负债账务处理、交叉核对、资产保持、内外部审计检查等,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和遵章守法。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只有按照国际规范建立稳定经营的内控机制,才能保证自身经营的稳定性,从而为使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打下坚定基础。
  (四)政府监管部门规范和明确监督管理程序和手段,确保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首先是发执照时进行控制审批,审查其所有权结构、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经营计划和内控制度,以及包括资本金在内的财务状况等当报批的所有者是外国机构时,还应有其母国的批文。其次是持续的监管手段,包括现场和非现场监督监管者经常与金融机构保持接触,全面了解其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是应对金融机构进行报表分析监督。最后由监督机关通过完善的监管手段发现金融机构未能满足审慎要求如最低资本充足率或当存款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利用其监管权力,采取如停业整顿、限期整改、接管、合并或清算,关闭等纠正措施,保持现有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五)建立健全金融法规,促进金融监管的规范性和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
  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担保法》等多部金融法律,中国人民银行共颁布了《贷款通则》等有关规定件,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实行跟踪监控,有效及时地化解了一些已暴露的金融风险。但这还很不够,应根据现在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还需健全、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制度,使我国金融市场在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林萍,王蕾蕾.论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J].金融与经济,2006,(08).
  [2]庞晓波,黄卫挺,朱毅.理解金融自由化效应:增长与波动[J].社会科学,2010,(03).
  [3]孟咸美.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与完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
  [4]薛锋刚.金融危机后韩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之借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5]乔海曙.制度创新:“入世”过渡期内国有银行的战略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05).
  [6]葛兆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关系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0,(01).
  
  作者简介:蔡斌(1983-),男,汉族,北京人,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秩序是金融业安全、稳健、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现代经济危机往往首先从金融危机开始,近年来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证明了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金融的稳定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全球一体化也渐露雏形,金融在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更加突出,正因为金融在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都把加强对金融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一、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现实情况
  1995年以前,一些商业银行打破传统分业界限,纷纷涉及银行、证券、信托、房地产、实业投资和贸易等,形成了综合经营的局面,但由于当时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低,自我约束能力差,人民银行的监管资源落后,监管技术、监管能力和经验不足,加上金融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大量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领域造成严重损失,有的银行分支机构因大量亏损出现了支付困难,导致了局部金融风潮。1993年起国家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并于1995年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确立了分业经营的体制。1998年先后成立了证监会和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监管,形成了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4月又成立了银监会,接替了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确立了“三架马车”的监管格局。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在整治金融秩序、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消除经济泡沫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很多外资银行试图在中国开展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为应对全球范围的竞争,我国金融业将不可避免地走上综合经营之路,并可能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实现综合经营,事实上中信、光大、平安等机构已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从事综合经营。
  二、政府监管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一)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及其严重危害性,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严加管制
  众所周知,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风波此起彼伏:墨西哥金融风险导致了其国内经济处于瘫痪局面;阿尔巴尼亚金融投机造成了国家动乱;特别是1997年7月以来,由泰铢大幅度贬值引发的东南亚股市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前所未有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日本、韩国相继爆发金融风波,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金融风险大量地客观存在和严重危害性,并极大地影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金融风险问题进一步受到全球关注。
  我国金融业中已隐藏着金融风险: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高;二是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遗留问题较多,少数已不能到期支付债务;三是社会上乱办金融,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四是股票期货市场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仅靠金融市场本身,难以完全化解金融风险,还必须要求社会职能部门进行干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严格的监督管理,否则就会导致信用秩序混乱,经济运行基础遭到破坏;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甚至在当前经济和金融逐渐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中会遭受到国际金融风波和经济危机的冲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