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本起经》和《中本起经》判断旬考察(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解植勇 发表于:2010-11-19 10:02  点击:
【关健词】《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判断句;系词“是”
(34)尔时天帝者,大迦叶是也。(《中》卷下,4/161b) (35)恶生王者,拘怜是也。(《中》卷上,4/149a) C9,,是也,共4例,如: (36)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中》卷下,4/163e) (37)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中》卷下,4/16

  (34)尔时天帝者,大迦叶是也。(《中》卷下,4/161b)
  (35)恶生王者,拘怜是也。(《中》卷上,4/149a)
  C9,“……,……是也”,共4例,如:
  (36)五百弟子,今若曹是也。(《中》卷下,4/163e)
  (37)尔时高行梵志,则吾身是也。(《中》卷下,4/163e)
  以上两类是系词后置式,即系词处于句末,共7例。“是”字后置式判断句,中古以后比较常见,这类判断句的产生有着汉语基础,在汉译佛经中使用

也可能受到了梵文句式的影响。上古汉语判断句经常用一个陈述作话题,然后用“XX是也”的形式回指,“是”字是代词,如:
  (38)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下》)
  (39)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修》、《中》中仍存有两例此类判断句:
  (40)人闻吾法,信受奉行,如意所得,喻如沃田,所收无数,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者是也。(《中》卷下,4/162b)
  (41)人闻道言,背而不信,喻如下田,没溺不生,今六师尼捷等是也。(《中》卷下,4/162e)
  当判断句的话题不是一个陈述形式,而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时,“是”字复指的必要性不大了,而多了判断、肯定的意味,加上处于句中的“是”字可能已经语法化为系词,受其类推影响,句末“是”字也便逐渐虚化成了系词。学界多举《世说新语》中的一例作为新旧形式的过渡式:
  (42)帝时为太子,好养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今太子西池是也。(《世说新语·豪爽》)
  “是”字指代的是“帝为太子时所作之池”,而不是整个陈述。其实《史记》中就有了这种过渡式,如:
  (43)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史记·外威世家》)
  “是”字指代“一人”,是一个有定名词短语,这种“是”字就容易引发重新分析,被看作系词。
  佛经中c8、c9类“是”字后置式较为多见。梵文原典句式动词居末,译者在翻译时可能受到了原典句式的影响。因此汉译佛经“是”字后置式判断句的根本来源是汉语,但是佛经翻译为其流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以上各类判断句在《修》、《中》中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修》、《中》判断句有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主要采用系词句,系词句占了2/3,而无系词句约占1/3。而系词句中“为”字句的使用率高于“是”字句。
  第二,所用判断句句式多样,共包括无系词句和有系词句18小类。无系词句包括了上古汉语常用的6类句式;有系词句中系词“为”、“是”并用,并有多种形式,“是”字句就有9种之多,“为”字句也有3种。
  
  二、关于系词“是”字成熟与否的讨论
  
  “是”字系词句在《修》、《中》共出现49例,占了近1/3的比例,说明到汉末系词“是”字在口语中已经广泛使用了。另外,“是”字从基本用法引申出来一些扩展用法,系词“是”字在此时期已走向成熟。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字后谓语的复杂化。系词“是”字产生之初,判断句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随着系词“是”字越来越多地使用,“是”后谓语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了。如:
  (44)申手按地是知我。(《修》卷下,3/471b)
  (45)必是世尊哀顾若兹。(《中》卷下,4/157e)
  例(44)谓语是动词短语,例(45)是主谓短语。
  第二,语义关系复杂化。“是”字系词句产生之初,主谓之间只是等同或类属的关系,随着“是”字使用的日益成熟,判断句可以表达比较复杂的语义关系。如:
  (46)汝见天下水中生一花者,是白净王太子初生时。(《修》卷下,3/469c)
  (47)今得视听,是大师恩。(《中》卷上,4/154a)
  (48)此梦者,是王福庆。(《修》卷上,3/463b)
  例(46)说明时间,例(47)表示原因或凭借,例(48)表达复杂的语义关系,意思是说梦中内容,预示着王有福庆之事。
  第三,“是”字用于强调。这种“是”字是系词的进一步虚化,起到了焦点标记的作用。如:
  (49)是其威神令吾等失神足。(《修》卷上,3/463b)
  上例中“是”字的有无对句意没有太大的影响,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强调“令吾等失神足”的是“其威神”,而不是别的。
  第四,“是”字用作选择问记号。这是系词“是”功能的引申。如:
  (50)顷承释子,端坐六年,道成号佛。为实尔不?是世所美乎?(《中》卷下,4/159b)
  “为”字在东汉佛经选择问句中是个较为成熟的关联词,可以单独用,也可以成对使用,还可以与其他关联词搭配使用。例(50)是个选择问句,“为”、“是”呼应使用,“为”字充当关联词,“是”字的性质和作用当与之相同。虽然《修》、《中》仅此一例,但至少把“是”看作选择问句关联词的萌芽应该没有问题,因为此期佛经中有“是”字判断项并列出现在陈述句中的用法,这是发展为选择问句的基础,如:“是父是子,唯得道者,乃知其原。”(《中》卷上,4/153a)
  在《修》、《中》中“是”字系词句大量使用,它的结构形式较为多样,其构成成分较为复杂,表达的语义关系较为丰富,这说明“是”字作为系词已经走向成熟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是”字可以充当焦点标记,可以用作选择问句关联词,这是在系词用法基础上进一步虚化引申的结果,而这种虚化引申发生的前提是“是”字作为一个较成熟的系词高频率使用。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