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铁路通信网传输层面分为骨干层,区域层,接入层三部分,其中区域层和接入层占有很大比重。数字化光传输在铁路也应用了将近20年,很多传输设备也已服役十几二十年,都已陈旧,而又由于厂家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各种原因,那些老设备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甚至已经修复不了,而它们也占用了一部分光纤资源。
以前我们的区域网和接入网的建设,都是根据当时通信业务的需求临时组网,可由于铁路各系统对通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刚刚开通没两年的设备有的都已满配,不具备开通新业务能力,更有的传输网由于当时工程设计等因素,使得一些站点设备交叉能力达不到目前需求,这就需要对目前网路改造优化。
事实上,无论传输网演进到哪种方式,网络评估、优化都是必要的技术保证,因为这类技术的实质就是针对传输网优化问题,权衡各种成本和获得最大化投资收获率网络方案的方法。对于实际的铁路传输网,网络优化问题不仅种类庞大、结构复杂,而且持续贯穿于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其中一些问题是维护人员经常面对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包括:传输网资源评估、电路路由优化、系统容量优化和网络拓扑优化。
评估现有传输网支持未来铁路业务需求的程度,是网络资源评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准确的发现目前传输网资源是否存在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电路路由优化问题的实质是确定一组待开通电路的路由方案或确定已开通电路路由的调整方案,使这些业务消耗网络资源最少。毕竟业务对网络资源的消耗始终是与电路路由相关的,不同的电路路由方案对网络资源的消耗经常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只有正确的电路路由方案才可能使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这就是解决电路路由优化问题的价值所在。系统容量优化是最常用的网络优化措施,这种措施需要在全面支持未来业务需求的前提下,确定需要扩容升级的保护子网位置以及目标网络容量的规格,并且使扩容方案投资最少。拓扑优化需要识别出待调整拓扑机构的保护子网,并确定最终的拓扑优化方案,使网络改造的成本最低。对于基于环保护的网络而言,拆环就属于拓扑优化类的常用措施。在优化传输网时不仅需要结合现有的网络和业务的情况,而且也要考虑经济因素。
设计高可靠性的传输网,降低故障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也要遵循降低网络复杂程度和提高冗余程度的原则。降低网络复杂程度:在网络设计中,简单就是可靠,降低网络复杂程度是铁路传输网实现更高网络可靠性的好办法。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为网络提供设备的厂家数目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维护人员应该有这种经验,设备的不同品牌越多,发生人为错误的可能性也越大,当发生业务中断时,也就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定位问题、修复故障,毕竟维护人员很难在每个厂家产品上都能成为专家。提高冗余程度:将系统的平均故障率降低50%,系统不可用时间就会减少一半,这种提高可用性的办法似乎很直接,但那对于成熟的通信设备来说,大幅降低故障率是相当困难的。而通过简单的1+1保护,可以很容易使得传输系统的可用性由99.9%提升到99.9999%,不可用时间只有原来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见,提高网络可靠性的真正有效手段应该是增加冗余。冗余包括设备内的冗余和网络级的冗余。设备内的冗余有:支路板的N+1保护,交叉板主备保护,电源板主备保护等等。网络级的冗余就包括环路保护:MSP环,SNCP保护甚至MESH保护。请注意,网络及冗余保护不仅仅是在网络中增加几套设备和几块光板,而是尽量通过不同路由光缆,不同机房的设备来组环,这样可以避免常见的光缆故障和电源故障对传输系统的影响,相关的电路可用性将会大大提高。
随着铁路现代信息业务对通信要求的不断发展,铁路传输网规模越来越大,围绕提升网络安全性、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维护效率三大目标,对网络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使网络优化成为可能,(2)原有合理的网络设计不能适应信息业务的迅猛发展,(3)部分低阶交叉耗尽,线路资源紧张,网络层次不够清晰,迂回路由严重等问题。
目前铁路正在加速铁路通信网的数字化建设,在扩展优化传输网的同时,要有计划的进行。首先要有一个全程全网的概念,还要满足未来铁路对通信传输系统的需求奠定基础。在区域层的建设中,要根据铁路大系统中的站点或节点等级不同,就要用到高端密集波分和波分设备,可以逐步淘汰老化设备,并同时改造一些原有合理现在不好用的站点设备,他们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光纤资源,也占用了机房相当大的空间及能源。争取以少量投资,合理利用资源来完善区域层。区域层建起来后把大的站点互联形成骨干层。接入层的建设也应该遵循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应充分利用地区光缆及目前设备情况,在进行合理调配补充,完善接入层。最后形成一个连绵不绝环环相扣的一个完整的网络,为铁路各专业根据各种业务的需求提供不同等级速率的安全通道,以保障铁路的安全高速运行。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