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辅导员: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衍生体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汪为春 王琳 发表于:2011-06-08 09:30  点击:
【关健词】网络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衍生体
 高校网络辅导员是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优势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引导,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网络辅导员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衍生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针对性、突出的专业性和深刻的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除了学校、家庭和同龄群体外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深入研究和把握信息网络条件下学校育人环境的新特点,探索新方法,完善教育机制,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辅导员概念界定
  在我国,高校辅导员最初全称为“政治辅导员”。1952年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表述为: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在政治辅导处主任领导下,辅导一系或几系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组织推动教职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活动”。1989年出版的《简明思想政治教育辞典》将政治辅导员界定为“高等学校党组织派到各年级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干部”。这些基层干部主要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拔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有一定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工作能力,热爱学生工作,有朝气,有干劲,年龄较轻,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教师、干部和高年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学习,解决好学习中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现和培养学生骨干,配合党、团组织做好发展工作;参与决定和执行对学生奖惩。”[1]199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o教育卷》对“学生政治辅导员”的解释是“中国高等学校的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基本任务是在校、系(科)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系(科)和年级内,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相对于传统的高校辅导员,高校网络辅导员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衍生体。2004年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中心王想平主任较早的提出网络辅导员的概念:“网络辅导员不是通过上课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来做思想教育工作,它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与受众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目的的一项工作。”[3]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高校网络辅导员就是能够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优势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引导,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一队伍的出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需要。
  二、高校网络辅导员构成及角色定位
  互联网的发展起初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时处于被动局面,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表现为以“防、堵、管”为主要特点的防御策略。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也开始利用大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1996年,清华大学土木系局域网的BBS“听涛”站,三名辅导员分别被推荐为重要版面的版主。他们认真整理版务,主动与上站同学交流,很多同学在学习生活上有难题、思想上有困惑时,主动通过BBS信件或聊天方式和辅导员进行交流。辅导员能以平等一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一些冲突事件中方便地引导舆论方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就是网络辅导员的雏形。由于网络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出来的特殊作用和网络媒介在大学生中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逐渐增强,网络辅导员越来越引起高校的重视,许多高校在党委领导下,主动构建网络阵地,成立了由校园网络部门、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组成的领导机构,投入了专门的工作队伍和经费设备,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机制,建立多极的网络管理系统,其主要构成如图一所示。
  校园网络是网络辅导员队伍的主要工作阵地,网络空间的多重场域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扮演多样的主体身分和采取灵活的教育对策,网络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非常注意策略和方法,通过多种角色的扮演和工作方法的变换增强教育效果,其主要角色如图二所示。
  三、高校网络辅导员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即事物的特殊性。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同样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性
  有人曾如此预言:“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将是网络信息的时代”。[4]高校网络辅导员正是基于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应运而生。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便以迅猛的发展趋势,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结果,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8.8%,是上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5]这些数据表明,青年学生构成了我国网络用户的主体。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第二空间”,它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更加多元化。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原有的理论去回应新情况、新问题己显钝性和乏力,内在地要求高校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变化,加强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