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于宁 发表于:2012-07-12 13:19  点击:
【关健词】养老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由投入类指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推演而得的另一个经济性指标为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该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给每个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在

  (二)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由投入类指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推演而得的另一个经济性指标为“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该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给每个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在经济性指标类别中之所以选取“人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这一绝对数指标作为衡量指标之一,其主要意义在于反映出该指标的历史变化,通过其历年数据变动可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人均规模加以直观判断,同时,也可通过其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等数据的对比来衡量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变化情况。
  (三)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
  “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可以衡量国家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力度。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家信用是养老金支付的重要保证,在基金收入小于支出时,应当由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弥补。我国自实行“统账结合”制度以来,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从2003年的530亿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1954亿元,八年间共计补贴8960亿元,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2%的平均水平上,并没有显著提高以上数据根据我国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及以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计算而得。。而根据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王利军认为,在满足政府支出的自然效率条件下,中国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最大比例应是10 97%王利军:《中国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武萍的研究结论是,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适度水平为11 4%武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适度水平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由此可见,从绩效评价角度而言,“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这一指标目前水平与理想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当然,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角度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关键是保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而不是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但在解决养老金历史债务过程中,财政必须加大支持力度,该指标恰恰能体现政府承担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制成本的责任和力度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经济性指标下的三项一级指标分别赋予了40%、40%和20%的权重,以体现其在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不同影响力。。
  三、效率性指标构成研究
  效率性指标由覆盖面、缴费率、退休年龄、统筹层次这几个评价性指标构成,它们是由投入类指标和产出类指标这两类基础性指标分析、推演而来的。
  (一)覆盖面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指城镇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与应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比率,即覆盖面 = (参保人数/应保人数) ×100%。覆盖面指标反映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保障的人数的多少,由于产出类指标中的“保障人数”作为一个绝对值指标,不便于直观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程度以及进行国际比较,因此在与产出类指标相对应的效率性指标中,以“覆盖面”指标与“保障人数”指标对应,以期有效判断和评价制度保障的覆盖范围。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具体测量, 学术界有多种方法。本文综合中国保监会、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的几种方法后,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即覆盖率=参保职工人数/城乡就业人员合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我国以城乡就业人员计算的制度覆盖面从1990年的803%扩大到2009年的2275%。国际劳工组织对覆盖面制定的最低标准是养老保险平均覆盖率占总劳动人口的20%[美]卡梅罗?梅萨-拉戈:《拉美国家社会保障(养老及健康保险)劳动力市场及覆盖面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第2期。,以这一标准衡量,我国仅从2008年起刚达到这一最低标准,此前各年的城乡就业人员合计覆盖面均低于20%。与我国庞大的人口群相比,目前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明显偏低,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没有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
  (二)缴费率
  产出类指标需要考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企业和在职人员负担”,转化为相应的评价性指标后即为效率性指标下的“缴费率”指标。缴费率是指缴费者(企业和职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与缴费工资总额的比率,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收入方面产生直接影响,缴费率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质量。缴费率越高,缴费收入就越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就容易实现,甚至出现部分结余;缴费率越低,缴费收入就越少,则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实现,甚至出现部分赤字。同时,缴费率高低的确定取决于缴费者的承受能力。当缴费率较低时,缴费者负担轻,这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积累;当缴费率较高时,缴费者承受的负担较重,不利于企业的积累和发展。如果企业的积累和发展受到影响,那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就难以提高,则未来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将难以提高。
  (三)退休年龄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引起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金需求急剧上升,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运行面临挑战。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上升同时表现在制度赡养率和自我赡养率两个方面。从制度赡养率来看,老龄化造成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必然引起养老金需求的提高,进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提出挑战,特别是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对人口结构变化更加敏感。从自我赡养率来看,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相应延长了劳动者退休后的生命余年,意味着同样的工作时间要负担的退休后生活时间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来说,相当于在个人账户缴费期不变情况下,支付期延长。在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逐步推迟退休年龄是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的有效措施。 在效率性指标中,与“赡养率”相对应的可度量指标为“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作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和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赡养率包括制度赡养率和自我赡养率两个方面,因此这两个方面又分别对应于退休年龄指标下属的两个二级指标:一个是法定退休年龄;另一个是(期望寿命-法定退休年龄)。(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