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探析(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孙俊杰 发表于:2010-10-15 23:04  点击:
【关健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适应性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民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适应性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民主党派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来理解,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人民长期争取民主、发展民主的进程紧密相联,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表现在:
  第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明,多党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注定行不通。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里,为了救国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并组建了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由此揭开了中国政党政治的第一页。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临时约法》允许人们结社组党。一时间,各类政党和政治团体蜂拥而起,多时达312个。但是,随着袁世凯恢复帝制,多党议会制迅速宣告失败。历史表明,实行政党政治在当时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同时,革命的、民主的阶级与政治力量只有联合起来对付强大的反动势力才能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而效仿西方国家采取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却加剧了各政党之间的厮杀和争斗,党员跨党现象严重,如“伍廷芳有11个党籍,那彦图、黄兴、张骞有8个党籍,黎元洪有7个党籍,唐绍仪、赵秉均、汤化龙、陆建章、景耀月有6个党籍……”这种状况在客观上削弱了民主的力量。各党派斗争,或借助武力相威胁,或借助金钱相利诱,一时间乱象丛生、闹剧连连。梁启超批评道“乃各杂以私见,异派因相倾陷破坏,而同派之中,亦往往互相忌刻,势如水火……此种现象实非好兆,亡国之根,即在此耳”。这种混乱的政党政治,由于各党派的争夺倾轧,引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实践表明,多党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也证明,实行排斥其他党派的一党专制,在中国也行不通。1927年“四一二”之后,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推行“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排斥、迫害和镇压政策,从思想、理论和组织上置一切政党于死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表面上允许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合法存在,但实际上始终不忘限共、溶共、反共,并掀起一次次反共高潮,其一党专制的实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拒绝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发动全面内战,最终导致了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崩溃和军事上的失败。这表明,在中国实行排斥其他党派的一党专制,违背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是行不通的。
  第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来源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国近代社会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社会各革命阶级纷纷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但是,无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等,结果都失败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纲领,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尽可能地争取、联合其他阶级和政党以壮大革命阵营的原理,与各民主党派结成了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自己在全国人民和民主党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第四,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斗争中,同中国共产党有过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历史,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各民主党派主要是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它们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组织,在政治上主要反映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利益,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其反帝爱国和要求民主与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主张基本一致。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各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蒋介石国民党的一党专制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要灭亡的,而他们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在当时中国的现实条件下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而,历史地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这是各民主党派对历史必然性的自觉把握和顺应。
  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定,标志着这一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自觉的、历史的选择,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存在、发展的现实合理性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政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壮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发展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各民主党派能够更多地反映这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民主形式,在我国政治体系内形成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的又一重要的民意吸纳和提取机制,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能够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完善和健全国家的监督机制,也有利于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服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