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视角的批判性媒介模型研究(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吴颢 发表于:2010-11-08 09:16  点击:
【关健词】批判;批判理论;批判性媒介
的研究各有所长,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前者关注生产要素的转变,因此诸如数字资本、虚拟资本、信息资本、高技术资本等概念被他们频繁地使用。这种理论概念之下潜藏的一个假设逻辑就是: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线性结果

的研究各有所长,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前者关注生产要素的转变,因此诸如数字资本、虚拟资本、信息资本、高技术资本等概念被他们频繁地使用。这种理论概念之下潜藏的一个假设逻辑就是: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线性结果。事实上,他们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经济决定论的观点,只是将形式表现为技术要素对社会的决定性影响,这种线性假设无疑是这一研究导向的不足。所谓文化批判,实质上就是关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忽略的非物质生产和再生产,不过这一研究导向忽视了对技术的研究。从福布斯的全球百强公司来看,尽管只有15%的企业是来自信息技术企业,但是所有新兴的媒介技术都来自他们,索尼和时代华纳更是最为典型的信息技术和媒介文化的混合型公司,而像中国移动、苹果这样的信息技术公司早就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内容的集成商甚至供应商,缺少经济分析和技术观的文化批判导向的研究很难对这种现象进行描述。面对复杂的技术与文化结合的媒介系统,上述两种导向的媒介批判研究似乎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近年来,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媒介批判理论的不足,一种新的研究导向被麦克切斯尼等人提出,这一研究导向关注媒介在资本主义系统中扮演不同的功能性角色。如媒介产品作为资本积累手段,媒体与广告结合成为产品流通手段,媒介作为一种使意识形态取得合法性的系统,媒介作为一种复杂的再生产体系。这种导向的理论认为,批判理论的批判对象并非媒介,而是媒介在整体资本主义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这就意味着一种辩证的可能性:既然媒介可以用来生产和强化资本主义体系,那么同样也可以借用媒介培育对于资本体系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抵抗。因此,笔者主要从媒介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伴随着商品和意识形态两种不同的主客观角色的转变来分析商业化大众媒介运转的体系,并依据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内生原则来建立批判性媒介的理想模型。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批判性媒介理想模型
  
  笔者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概念和其动态的分析方法,因此媒介被视作一种系统加以研究,而吉登斯的建构主义学说则提供了如何将概念转化为概念模型的理论基础。
  
  (一)媒介系统的系统单元
  笔者借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媒介系统单元识别的理论基础。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被视作客体;而那些智能行动者则被理解为主体。在建构主义看来,媒介系统是由媒介中的行动者和媒介结构共同建构的。媒介系统中的行动者是媒介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媒介结构则是媒介的机构、技术、内容以及经济形态的媒介产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媒介内容在媒介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它既是媒介生产的结果,又是消费者认知的对象。因此,媒介内容具备一种双重性质:对消费者而言它是主观的内容,对媒介生产者而言,它又是客观的媒介产品。笔者运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定义了媒介系统的两个单元层次:行动者和结构,按照吉登斯对主体和客体的划分标准建构了生产者一消费者,媒介产品一媒介内容两组可以区别的分析单元(如图1所示)。
  
  
  (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视角下大众媒介系统
  上文明确了媒介系统的两个层次——结构和行动者,而研究采纳的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批判理论(以下简称为“马克思批判”)则存在两个分析维度——基于商品的批判和基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按照上文中划分的媒介系统单元,即可以定义出一个媒介研究的2×2矩阵框架。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框架如何与“马克思批判”进行结合,进而建构出一个对现有的资本主义商业媒介的分析模型。
  矩阵的行区分了研究的层次:宏观水平的结构和微观水平的行动者。按照吉登斯的解释,要理解宏观和微观是如何在共同的情境下互动,一是考察作为结构性关系之“转换关键”的各种实践是如何在日常惯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二是考察制度化实践将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联系起来的方式。前者对应的是结构二重性的概念;后者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即如何通过将行动者的认知能力和结构性特征联系起来,考察媒介的行动者如何在互动系统的再生产中利用了结构化模态,并借助同样的模态反复构成着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在这里还必须借用“马克思批判”中的商品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来理解所谓结构化特征,即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意识形态再生产是如何通过媒介被连接起来的。因此,矩阵的列向量就被转换成了“马克思批判”的两个维度。第一列,商品的批判研究导向关注媒介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第二列,意识形态导向关注内容和受众;框架外侧的箭头则指出了微观和宏观层次的相互作用和作用方向。例如,第一列是媒介生产者,包括编辑、记者,更包括媒介资本和组织角色,主观的生产者知识通过生产过程成为客观的媒介产品,主观的知识转变为客观的媒介结构;通过对媒介产品的接受过程,客观的媒介产品又成为了主观的媒介内容,进而成为消费者的主观知识,其接收行为因此打开了进一步生产的可能性。这种动力学的分析,揭示出了行动者和结构之间不是一种决然分离的两个层次的体系,而是彼此相互侵蚀,力图通过传播过程扭转对方的动态系统,借用马克思著述的阐释,即所谓的“辩证”体系。
  因此,对于商业化的大众媒介,利用上述的“马克思批判”的理论分析矩阵,又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批判理论视角的大众媒介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三)批判性媒介的理想化模型
  大众媒介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角色由两种相互作用的属性构成:媒介产品的商业性和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因此,作为批判的媒介自然应该拥有非商业性的媒介产品和批判性的媒介内容。在行动者方面,大众媒介中的行动者是作为媒介系统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角色而存在的,即所谓体现出一种体制化的关系。在批判媒介的理想化表述中,人应当是批判性的,无论是制造媒介内容的行动者,还是接触媒介内容后的行动者,而一个理想构想就是双方都能够具有批判的能动性,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则是互联网上的严肃讨论,故此国外学者认为Pro-sumer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概念。因此,下图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批判性媒介模型(图3所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