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及其思维形式(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马佩 发表于:2011-03-24 14:20  点击:
【关健词】老子;《道德经》;道;辩证思想;辩证思维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些话是说,从事于学习,就要一天天有增益,而遵守道来治理国家,则要一天天减少那些干扰百姓的政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些话是说,从事于学习,就要一天天有增益,而遵守“道”来治理国家,则要一天天减少那些干扰百姓的政令、举措。减少了再减少,以至于完全消除了那些政令、举措。没有了那些干扰百姓生活的政令、举措,国家的各个方面也都可以治理好了。统治者总是以不做损害老百姓的事统治天下的,一旦做了损害老百姓的事,他就不能够统治天下了。这里老子把治理国家与学习相比,学习是获得知识,自然是多多益善,而治理国家要发号施令,由于当时统治者的政令都是苛政扰民的,因此则是越少越好。老子并据此提出了他治国之道的最主要的辩证命题——“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在《道德经》中的其他一些章中也多有涉及,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引证了。
  老子生活在我国由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的时代,当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各国的统治者对农民横征暴敛,各个封建国家之间连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因此,当时各国百姓

(广大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除去苛政和兼并战争。这种广大农民的愿望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明确的反映。例如:
  五十三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这些话是说,宫殿内十分整洁,而农田却十分荒芜,仓库内也很空虚。穿着华丽的服装,佩带着锋利的宝剑,美食吃得都不想再吃东西了,财货多多有余,这样的人就叫盗匪头子。这是不合乎“道”的呀!
  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这些话是说,老百姓之所以闹饥荒,是因为统治者赋税太多。老百姓之所以难管制,是因为统治者苛政扰民。老百姓之所以冒死犯上,是因为统治者的生活过于奢侈。
  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话是说,按照上天之道,乃是以富裕人家多余的财富,来补偿贫穷人家的不足,而当今之世的所作所为却不是这样,而是榨取贫穷人家的财物,用来供奉财主们。
  老子《道德经》提出的“无为而治”和“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正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为了反映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农民的愿望而提出的。因此,应该说,这一命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
  “无为而无不为”,明确地显示出“无为”与“无不为”两个对立概念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转化,因而,它显然属于辩证思想。
  但是,也应该看到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的片面性。老子把“无为而治”绝对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要不尊重贤者,就是要百姓能填饱肚子,体格健壮,但却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就是要使那些即使有智慧、有技能的人也不敢有所作为,这种设想又如何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如何能给广大劳动群众创造美满富裕的生活?
  老子又认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六十四章)。什么事都不干,自然也不会有失败;什么东西都不掌握,自然也不会丧失什么。但是,什么事都不干,又如何会有成功?!什么东西都不掌握,什么时候也只能是两手空空。照此方针办理又如何能强国富民?!
  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片面性的社会根源何在?在于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老子以及相应地他所代表的广大农民,没有也不可能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根本不了解当时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老子认为,要免除统治者强加在农民头上的种种苦难,唯有重新回到古代生产力低下、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一点老子在《道德经》八十章中也有明确的显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试看,老子当时所向往的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竟然会是:居住在只有很少居民的城镇,各种器具概不使用,舟船车马不便于乘坐,兵器、装备不便于显示,老百姓又用结绳进行记事,城镇之间虽然百姓相互都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也听得见,但百姓之间却至死不相互往来。试想,这样的社会生活条件难道能为百姓带来幸福生活吗?
  人们不禁会问:“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明明是辩证思想,辩证思想是富于创新的思想,怎么到了老子那里却蜕变成了复古保守的思想了呢?我们的回答是:辩证思想确实是富于创新的,但对于它必须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实际上,“无为而治”的思想,一旦被正确地运用,确实可以成为推动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前些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有人提出过“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指导思想。意思是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采取凡是需要建设的项目都一拥而上的办法,否则,由于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反而会导致所有这些项目都不能圆满成功的结果。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在需要建设的所有项目中,首先进行某些重要的、条件成熟的项目,其他一些项目暂缓进行。这样,那些优先发展的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圆满完成,其他暂缓的项目也可以逐次取得成功。应该说,这种“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辩证思想,乃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批判继承。说是“继承”,因为两者都断定了“不为”和“有为”矛盾两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关系;说是“批判”,是因为后者被老子用来作为历史倒退思想的理论基础,而前者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用来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思想方法。
  
  (二)《道德经》中的“为人之道”(为人之德)
  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些话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乃在于它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因此,圣人总是把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放在后面,而他(在社会上)的位置反而在前,把自身的利益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己。难道不正是由于圣人毫无自私之心因而成全了他自己吗?老子这里认为,为人之道就在于毫无自私之心。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