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血肉的生命找回语言的解释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禄永鹏 发表于:2012-02-29 10:59  点击:
【关健词】文化心理学;以诗入词;儒;释;道
本文力图借助文化心理学理论,就中国古代对诗、词体用的不同界定,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苏轼以诗入词的个体特征加以阐释。

 五、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特别是盛唐是封建的中国社会敞开大门主动接纳外来事物的时期。到了宋代,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性则已逐步开始走下坡路。同样,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在唐代已达到极盛,进入宋代则转入蜕变。在与传统的儒、道思想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佛教,特别是在取得了在唐代与儒、道两家中国本土文化三足鼎立的地位之后,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血液中都渗透着佛教思想的因子,无论是六道轮回之类的迷信还是明心见性的参悟,面对佛教我们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本文所聚焦的苏轼这个个体也许只是沧海一粟,但是通过他的词作我们可以探知佛教在那个时代对儒家思想的冲击、对道家思想的影响,从而理清他对世人思想产生的长期影响。
  六、佛教思想在苏轼词作中的体现
  周辉云“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在黄州时,苏轼就自号东坡居士。“东坡”这个名字即取自白居易诗,“东坡居士”则是仿白居易称香山居士而制作的。苏轼继白居易之后以居士自称,足见其对佛教思想的接受;“同时他又是白居易以后在文学中宣传居士思想最有力的另一人。”
  苏轼的词通过起笔的细腻与落笔的雄阔,渗透了作者对世事的洞达和人生的洒脱。不论是苦中强乐也好,等物齐观也罢,透过吟唱数百年的词句,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的孤傲和超然。词作中有他的人格标准和情感寄托,也许那里是“高处不胜寒”,在苏词中有众多以梦为喻的例子:
  “如梦”是大乘佛教十喻之一,是佛教人生观的表现。大乘佛教是佛教部派分裂、斗争的结果,它发挥了新兴的、改革的教义,以譬喻得解的方式讲经。佛教讲“如梦”是因为我、法两空,这种思想比中国本土的老、庄思想要深刻的多。
  如“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君臣一梦,今古虚名。”,又如“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苏轼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大夫精神为自己的人格标准的同时向往陶渊明寄情于田园山水,远离政治斗争的分扰。但是在苏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描写的意境远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要壮阔的多,如“人生到处萍漂泊”、“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将情感避世置于以天地为空间的广阔、流动中,也许这和苏轼仕途不坦,多辗转于各地之间有关,他的哀思、对人生的思索是壮阔的,并不以一时、一地的山水为寄托,词句在山水、时节中变化,使我们感觉到天上的月云、觥觞中的酒水以及落寞、伤感的情怀永远惝徉在天与地之间,久久挥之不去。
  苏轼称许陶渊明的真:为人的真和情感的真;然而,和陶渊明相比,苏轼本人又何尝不是真人、真情的体现呢。与被钟嵘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不同的是,在苏轼的视野中没有宦途田园的截然界限,他将天地、人世视为一体,怀着儒、释、道为用的思想,带着对人生睿智的思考将空漠之感将寄托宇宙。
  苏轼的词风为后来南宋的辛派词人所继承。
  这种风格之所以具有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并打上作家个体身份及其真情实感的烙印,因而这样的风格可以为他人所模仿。
  苏轼以他的人生和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景仰的范式,为后人开辟了新的文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1965.
  [2]邹同庆,王宗堂着.苏轼词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2007.
  [3]刘明今.方法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毅.宋代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
  [5]方范智,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着.施哲存参订.中国词学批评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清)张思岩,宗木肃.词林纪事[M].成都古籍书店,1966.
  [8]王瑞.鲁迅胡适文化心理比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李泽厚.美的历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谢桃坊.词学辩[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苏轼,一位活跃在北宋文坛上的巨星,历代的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对其诗、词、文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苏诗在宋代就被称为“东坡体”,文使其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至于词,诸如“指出向上一路”[1]、“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目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2]更是极大的肯定了他在词坛的作用和影响。由此,苏轼也获得了“宋代文学的最高代表、宋代文化精神的体现者、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的集大成人物”等诸多的殊荣;然而,综观历史,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作为北宋第一桩文字狱即“乌台诗案”的遭遇者,在那个以崇文抑武而著称时代,是怎样的文化交织造就了苏轼如此显著的个性特征。本文力图借助简单的“文化心理学”理论,以苏轼的词作为中心,对其文化及思想作一定分析,从而能够接近特定文化背景,为作品中作者情怀的抒发作出合理的解释。
  一、文化心理学内涵及其范畴
  所谓“文化心理”就是文化影响和制衡下的心理状态及表征,强调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个性心理和文化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文化是行动的“场”,文化因而界定了行动的可能性及条件,行动的起始、发展与结束都受制于文化的规范和局限。[3]
  20世纪70年代,西方首先提出了“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主张研究文化与人格决定和影响下的人类心理和行为。文化心理学理论从其被提出,中间经历了一系列关注焦点、研究重心的转移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带动了本土心理学的逐步兴起。本土心理学派注重了解、研究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台湾学者余德慧认为“为血肉的生命找回语言的解释”是文化心理学的根本任务,主张研究者以文化为其论述的背景而不是论述对象,采取非表征的知识论,从语言及话语的分析切入提出解释,从而接近主体所建构的世界。[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