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天人合一”的五种思想路线(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康中乾 王有熙 发表于:2011-04-07 09:03  点击:
【关健词】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路线
还有《黄帝内经》,不仅将人的身体视为一个有机系统,还将人身与四季、五行、阴阳统一起来,以阴阳为天地万物和人活动的总根源,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还讲四

  还有《黄帝内经》,不仅将人的身体视为一个有机系统,还将人身与四季、五行、阴阳统一起来,以阴阳为天地万物和人活动的总根源,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还讲四时与政令的交感,如说“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
  秦汉时代的宇宙系统论思想可谓相当丰富。但有代表性和哲学意义的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其说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三个方面和层次:
  一是天地万物的合一。董仲舒说:
  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几十端而毕,天之数也。
  这是将天作为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中的运行元素是天、地、阴、阳、金、木、水、火、土、人。而具体的运行过程则是由“天次之序”的五行来完成的,即五行间的相生、相胜。通过五行间的相生、相克的运行,使得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整个天地万物都动作了起来。
  二是天与人的合一。董仲舒讲“人副天数”,他说:
  人之身,首妥而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和,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

也;外有四股,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不仅人的形体是副天数的,人的血气性情也由天化而成。董仲舒指出:为人者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人从形体到性情,都与天相合相类,这就叫“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
  三是天的运行与人类社会运行的合一,亦即天道与人道的合一。董仲舒说: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是故春气暖者,天之所以爱而生之;秋气清者,天之所以严而成之;夏气温者,天之所以乐而养之;冬气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
  董仲舒说这些话的目的无非是为人道寻找一个必然的依据,即“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复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女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董仲舒讲“天人合一”时,抬出了有目的、有意志的主宰者——“天”,似乎是这个主宰之“天”使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有了目的性和伦常性,以之与人类社会的目的性、伦常性相协合、谐和。我们屡屡讲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神学目的论,正是针对此而言的。但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其实他讲的是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人、社会之存在和运行的系统,是通过整个系统运行的功能性来协调、谐和、统一天与人的,因此这里的“天”就具有“天垂象”的“垂”“象”性,即“天”(包括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人、社会等元素)在自然地“垂”“显”过程中显现、现象出了天人一体性。所以,董仲舒的“天”没有氏族时代和奴隶制时代的主宰之“天”(“帝”)那样的外在强制性的霸气,而有了一些协调、谐调性的和气。因此,董仲舒尽管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讲“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的“天”中含有人的主体性和力量,如他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也含有人情味,如说:“仁,天心”,“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四、“通天下一气”的宇宙生成论路线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在宇宙生成论上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路线。宇宙开始时是没有天地的,也是没有人的,人和天地都是宇宙演化的结果。把这种思想倒过来看,就是一种“天人合一”论,即天与人源是一体的。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种宇宙生成论模式,即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道”生成的,在“道”这里天地人合而为一。
  庄子以“气”为人的生命来源。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又说:“我独何能无粟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在此主要讲的是人形体上的生死变化,认为这都是“气”聚散的结果。这也是宇宙生成论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