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区民族工作状况的比较研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韩丹 发表于:2012-07-03 13:15  点击:
【关健词】社区;民族工作;比较
社区民族工作一直是散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行之有效的路径。在江苏推进民族工作进社区8年以后,对社区民族工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极有意义。

 作者简介:韩丹(1976- ),男,吉林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研究和社会问题。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涌入城市,他们大多没有固定工作,分布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少数民族居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场域。如何通过推进社区民族工作来加强民族团结、协调民族关系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问题,是社区民族工作现阶段的一大课题。早在2003年,江苏就启动了民族工作进社区工程,社区民族工作成为一项持续的社区工作在摸索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本项研究以江苏社区民族工作为中心,探讨民族工作进社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比较研究中寻找新时期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模式。
  本项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方面,我们选取了江苏省各地(包括苏南、苏中、苏北)106个社区,每个社区抽取5个少数民族群众作为调查对象(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全部委托各地民族工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本项研究共发放问卷53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回收率达到62.64%,样本的基本情况详见第四部分调查分析结果。在定性分析方面,我们又深入南京、镇江、常州、苏州、徐州等地,以实地观察与研讨座谈形式,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少数民族代表直接访谈,获得了大量社区民族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社区民族工作的基本要点,就是通过社区为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内的城镇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其迫切需要的服务和保障,培养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其心理适应和社区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必须协助社区少数民族成员同社区保持紧密联系,动员和组织各种社区资源,支持包括外来少数民族在内的社区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增强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搞好社区民族工作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机构、社区民族工作机制网络和社区少数民族社团身处基层、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和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帮困和再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1.基本情况
  性别、文化程度状况,样本的男女比例为1.236∶1;高中文化及以下程度的少数民族被试比例较高,占73.3%,男女在文化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别。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样本的文化程度较低,符合目前散居地区的基本情况,有代表性。
  与民族年龄情况,从有效样本的民族状况来看,回族群众最多,共计202例;其次是其他少数民族群众49例,再次是满族群众37例;蒙族、壮族、藏族、维族少数民族群众样本较少。样本的年龄分布情况以31岁及以上少数民族人员为主,占总样本的83%,而其中又以41岁-50岁人员最多,占32.4%;其次是51岁及以上人员,占30.6%(见表2)。
  宗教、政治面貌情况,在280例被调查者中,有宗教信仰人员比例仅占37.1%。在政治面貌上,22.3%的被调查者是中共党员,72.1%的被调查者是一般群众,民主党派成员比例最小(见表3)。
  民族成分、月收入状况方面,仅就收入状况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被调查者比例大体相似,分布比较均匀,比例最低的是1201-1600元的收入水平,比例为19.8%。加入民族成分变量分析,不同民族的被调查者在月收入状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月收入状况最佳的是蒙族,58.3%的蒙族被调查者收入在1601元以上;其次是满族,相同收入比例为45.94%。由于上述两个民族的样本总量小,因此还不能由此得出“他们的收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民族群众”的结论(见表4)。
  在江苏的居住时间、全家定居情况、在江苏定居时间的数据中,世代居住的比例最高,占46.2%;居住1年以下的被调查者最少,比例仅为2.7%。在全家是否都来到江苏的被调查者中,83.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可见,外来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在江苏举家迁移并定居的愿望较强,定居趋势明显。
  在江苏的居住条件方面,数据结果显示,在江苏的居住条件选择“较好”的比例最高,占42.6%,其次是选择“一般”(30.1%),再次是“很好”(24.9%);选择“较差”、“很差”的比例很低,不超过总比例的2%。可见,被调查者在江苏的居住状况比较理想(表6)。
  2.总体社区满意度
  总体满意度状况方面,表7中的数据结果显示,样本的社区总体满意度很好,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计达到93.9%。具体到各个指标的满意度(以“非常满意”为维度)排序,满意度最高的是“与汉族人的关系状况”,比例为61%;其次是“社区和谐度”,比例为57.4%。再次是“对社区民族工作机构”,比例为50%。涉及到“少数民族就业服务站”、“针对少数民族的社区活动(文化医疗卫生活动)”的满意度不算高,都低于41%。可见,在涉及到少数民族最急需解决的就业等问题时,被调查者的满意度较低。
  从调查数据的结果来看,苏南、苏北不同地区在社区满意度上差异并不明显,只是在“少数民族就业服务站”这一个维度上,苏南苏北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以“苏南苏北不同地区”和“少数民族就业服务站”进行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系数为0.031。从表8显示的差异来看,苏南在“少数民族就业服务站”的满意度评价方面,都好于苏北。由此可见,苏南不仅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上要好于苏北,在少数民族的就业服务上也有一定优势,得到大多数少数民族被调查者认同。  3.社区民族工作制度
  江苏社区民族工作,在实践中创设了工作例会制度、联谊走访制度、信息交流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和台账资料制度等机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以不同地区、民族作为维度(因壮族、藏族、维族少数民族样本量过小,不作为比较的民族出现),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被调查者对于社区民族工作机制的反映。(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