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可笑与悲哀痛切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方叶 陈许 发表于:2011-06-02 10:16  点击:
【关健词】伊夫林·沃;小说创作;评论
伊夫林·沃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中一名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他把讽刺的锋芒指向社会的动乱和道德的沦丧,特别是上层社会的堕落。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将现代社会中荒诞可笑与悲哀痛切的东西糅合在一起,揭示了一个衰微和沉沦时代的某些侧面。

伊夫林·沃(1903~1966)是20世纪英国文学中一名杰出的讽刺小说家,1903年10月28日生于伦敦郊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父亲阿瑟·沃是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兼出版商,其兄阿莱克也是一位著名作家,因此,伊夫林自幼就受到英国诗文经典的熏陶。在牛津就学期间,他对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和讽刺小说家弗朋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艾略特那里,他吸取了视野开阔的史诗气质;从弗朋克那里,他学到了语言通俗而富有暗喻意义的幽默风格。自牛津毕业后,他当过教师,学校的经历在他后来的第一部讽刺小说《衰落与瓦解》(1928)中有所反映。在一个道德衰败、危机迭起的世界里,像沃一样的知识分子因失望而彷徨,便求助宗教以取得精神上的支柱。
  沃的创作生涯一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停战时期,其间,沃在素材的安排运用上渐趋稳健老练,行文风格日益流畅圆熟,讽刺技巧也渐趋得心应手。代表沃前期小说创作主要成就的是《衰落与瓦解》、《罪恶的躯体》(1930)和《一把尘土》(1934)等,它们反映了英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动荡和道德沦丧,向读者展示了人们精神和道德上的一片荒原。第二阶段是二战后的20年,其间,沃的小说类型逐渐多样化,除了《被爱的人》(1948)外,还有《旧地重游》(1945)等。其中最重要的当是以《荣誉之剑》为题的战争三部曲:《军人》(1952)、《军官与绅士》(1955)和《无条件投降》(1961)。沃在这些战争小说中将他一贯的讽刺技巧和现实义手法结合起来处理历史、社会和宗教问题,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沃的第一部小说为他赢得了讽刺小说家的名声,并为他以后的创作定下了基调。小说以“衰落与瓦解”为题,书名本身就传达了对社会的一种评价。小说中充满了闹剧场面,但这并不妨碍它对上层社会的邪恶进行揭露和嘲讽。主人公保罗·彭尼费瑟是牛津大学的神学专业学生。有一次,他被一群酗酒闹事的同学剥光了衣服,本为无辜,结果反而被校方以行为不轨的名义开除出校。此后,他不得不去北威尔斯一家偏僻的学校当教师。在那里,保罗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是虚伪和野蛮。后来他回到英格兰的汉普夏,到寡居的富婆玛高特·贝斯特切特温德夫人家为她的独生子当家庭教师,很快就成为她的情人,后来更俨然是她的未婚夫。保罗发现,富婆其实是个鸨婆,从事着“白奴贸易”,即以出卖贫穷姑娘的贞操来牟取暴利。为了不让他的可爱“公主”坐牢,保罗挺身而出替她承担罪恶,在新婚之夜英勇入狱。服刑期间,保罗又神秘地获准保外就医,被送到一家疗养院,在那里“死于手术事故”。但事实上,他却悄悄去了国外,来到富婆在希腊的科孚岛上的别墅。原来,保罗的情人已改嫁给工党的交通部长汉弗莱·莫尔特拉弗斯爵士。通过这位高官的关系,她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保罗坐牢的命运。不久以后,保罗改名易姓,留一脸大胡子,回到英国,在牛津大学继续攻读他的神学专业学士学位。
  在这一连串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中,小说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件事实:生活“好像是游乐场中供人乘坐的大转轮”,“你越接近转轮的中心就越旋转得缓慢,也就越容易停留,越容易生存下去。”在这个令人头昏目眩的世界上,一个无辜青年两次被摔倒,还蒙受了“行为放肆”、“罪恶滔天”的不实指控。只有那些有钱有势、属于社会中心的人才能身处乱世而安然无恙。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过去的盗贼变成了国会议员,社会上到处是伪君子,而富人则用自己的钱财去行贿,以达到各种目的。这部小说表面上叙述起来不动声色,实际上处处都在尖锐地讽刺英国的教育界、司法界、政界以及权贵们的腐败行为。另外,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这部小说“超然地表现了一系列不公正的、非道德的、胆大妄为的事件,成功地采用了黑色幽默和意义不连贯的对话手法,这些手法后来被荒诞派戏剧采用。”[2]
  沃的另一部早期小说《罪恶的躯体》诙谐地讽刺了相隔于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生活,标志着沃告别了一代对个人和社会均是浪费的“聪明的年轻人”。像他的第一部小说《衰落与瓦解》一样,这部小说有许多荒诞幽默的因素,但是作品中人物所遇的罪恶与悲惨的结局也会唤起读者的深思。
  小说开始时,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在一艘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船上。由于天气恶劣,渡船颠簸得很厉害,人人都因晕船而吃尽了苦头,这就预示了故事中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故事结束时,正在打一场世界大战,只是参与战争的国家到底是哪些,作者并没有说明。作者只是用高明的并列方法描写主要情节,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结果是微妙有效的社会批评。这是艾略特的现代“荒原”诗,其中虽有艾略特的洞察力和辛辣的讽刺,但却缺少诗人的庄严。
  《罪恶的躯体》中的人物像沃的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那些狡猾、缺少顾忌、或纯属疯子的人,他们都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另一类人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注定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第一类人包括艾普太太、布朗上校和醉鬼少校;亚当·芬威克·塞姆斯则属于第二类人。
  沃把战前的一代叫做“聪明的年轻人”,亚当也是其中之一。沃非常幽默地描绘了他们放荡无度的生活和装模作样的行为。这种幽默是“黑色幽默”,笑声是沉重的。“聪明的年轻人”的古怪、滑稽行为是他们对这个疯狂世界的敬礼。当提到计划中的婚事时,亚当告诉妮娜对此事不要太认真,这时他只是在遵循新的游戏规则。用书中的话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去爱或真的悲伤,如果一个人真的关心什么事,那么,他就会感到迷茫。
  《罪恶的躯体》实质上是一部年轻人的作品,只有年轻人的超然和有意识的傲然可以那样毫无悲伤地对待阿加莎·朗瑟伯的死亡,或者使亚当令人敬畏却不可鄙。虽然在以后的作品中,沃有时失去这种超然的态度,作品相应地有些减色,但是《罪恶的躯体》是一阵以包括作者在内的每个人为代价的宏亮、豪爽的狂笑。
  沃以后出版的《一把尘土》的标题取自艾略特的《荒原》,其本身就暗示了小说的主旨以及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明社会的态度。在他看来,英国社会已步入穷途末路,精神上已经死亡,无异于“一把尘土”。人们没有信念,缺乏目标,为了寻找生机和活力,忙于变换他们的婚姻关系。表面上气氛喧嚣忙碌,实际上则一片空虚。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浅析历史纪录片表达方式的创新模式


  •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