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电影命名艺术探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孟琳 发表于:2012-07-16 16:52  点击:
【关健词】电影命名;认知语言学;电影片名;中国电影
片名被喻为一部电影“浓缩的灵魂”,它不仅能直观生动地传达影片的主题信息,还能激活观众的想象空间,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电影命名不仅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一门认知艺术。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即范畴与原型理论、隐喻与转喻的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涌现出数以千计的优秀作品,成为一种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经典的电影让人印象深刻,出色的片名更是让人念念不忘、回味无穷。本文拟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电影命名进行初步探析,从中领略中国电影命名艺术的意蕴和情趣。
  一、范畴与原型之于中国电影命名的“直观达意”
  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新片名让人眼花缭乱,大脑为了更好地认知它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理解和归纳,而范畴和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电影命名的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范畴理论与片名定类
  “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①。在认知过程中,人出于本能,会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对客观事物加以记忆和存储,并根据事物的相似性进一步解析和分类。电影的认知世界亦是如此,人们根据不同的认知出发点,诸如电影的主题内容、艺术风格、受众群体等,把具有内在相似性的影片划为同一类型。目前中国电影类型的主流划分标准是参照人们对电影内容题材的认知,分为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惊悚片、科幻片、战争片等。
  然而电影是一门影像为主的综合艺术,很难像绘画、雕塑那样供人们直观的选择性欣赏,片名作为电影内容题材和观众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接触点,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导视作用,电影如果以内容题材命名就能让观众直接获取相应的认知信息: 如《倾城之恋》《天若有情》《全城热恋》《恋爱通告》《爱情呼叫转移》等,片名中显而易见的“爱”“情”“恋”等字眼,很容易激活观众的“爱情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的影片类型”这一认知经验;又如《英雄本色》《东方三侠》《功夫之王》《精武风云》《大武生》等,片名彰显了“英雄”“武打”“功夫”等元素,很容易激活观众的“动作片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这一认知经验等,从而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加以选择。
  (二)原型效应与片名显旨
  片名作为一部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能有效凸显影片的内容题材,还能准确传达影片的主旨信息,这主要依赖于命名时充分发挥片名的原型效应。
  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内部的不同成员根据各自具备的相关范畴的特征多少,表现为不同的典型性,原型显然是最具典型性的成员,也是人们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参照原型理论,一部电影可以视作一个“范畴”,它的剧情内容无论如何包罗万象、纷繁复杂,都必须依托于剧本的原始创作,而人物、事件和时空是电影剧本的三大基本要素,具有类似“原型”的地位和作用,电影如果直接围绕这些要素命名,观众就能很好地利用原型效应加以认知。
  如直接选取影片主人公命名:《孔子》《花木兰》《叶问》《梅兰芳》《周恩来》等,这些影片显然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题,且多为历史名人、伟人或英雄,有一定人缘和影响力,情节内容大多围绕主人公的生平事迹而展开,观众透过片名很容易激活相关的认知经验。
  又如直接选取影片中发生的事件命名:《南京大屠杀》《开国大典》《唐山大地震》《秋菊打官司》《杜拉拉升职记》等,观众通过对片名的认知基本能够把握影片叙述的中心话题和焦点事件,以之为参照点再联想到种种历史事实或生活现象。
  再如直接选取与影片相关的时间或地点命名:《公元2000》《失恋33天》《温故1942》《太行山上》《南京!南京!》《夜?上海》等,这些时间、地点大多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观众通过对片名的认知可以获取相应的信息,激发对影片进一步了解和探知的兴趣。
  二、隐喻与转喻之于中国电影命名的“含蓄传情”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电影命名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认知过程,要给片名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使之具象化并拥有艺术生命,必须依赖于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的运作。
  (一)隐喻认知机制下的电影命名
  隐喻作为最重要的认知机制之一,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进行词义扩大的过程,由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从而产生新的语言意义。认知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理解和研究,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认知、表述和理解客观事物的重要模式,电影当然也不例外。
  《流年似水》《花样年华》《岁月神偷》《生命如歌》《出水芙蓉》《游龙戏凤》……细品这些片名,个个精巧有趣,令人浮想联翩,虽未直入主题,若即若离之感更耐人寻味。
  以《花样年华》为例,“花”本属于植物学的认知领域,因其品种繁多、五彩缤纷,被人们赋予了繁华、美丽等意味,而青春年华同样富有美好、浪漫的色彩,人们对“花”的认知投射到时间的认知领域,有了“花样年华”的比喻。以此作为片名,不禁让人联想到最美时光的一场邂逅,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求,于是有了无拘无束的绽放,然而花开易败、韶华易逝,最终留不住、空唏嘘,叹为观止的意境怎能不引人入胜。
  (二)转喻认知机制下的电影命名
  转喻和隐喻常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与“接近”(proximity)和“凸显”(salience)有一定的类似性,在认知某一事物时,它同时具有很多属性,人们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较为突出的、易于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凸显属性)上。随着转喻机制的运作,词语的转喻义逐渐成为词义的一部分,慢慢固定下来,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这对人们认知电影片名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红十字作证》《大辫子的诱惑》《决战紫禁之巅》《大墙无言》《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没有一目了然的直接,这些片名乍看起来有点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但仔细揣摩又不难发现其中的妙趣玄机,成功营造了悬而未解的氛围,其中的意味深长观众在片中自见分晓。以2012年贺岁档的两部大片为例。
  先看《龙门飞甲》,“龙门”的本义是指一处地名,由于徐克导演的前作《新龙门客栈》广为观众熟知,借助转喻机制,人们很容易把两部电影联系起来,而“甲”的本义是指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的衣服,因常用于战斗且具保护功能,人们认知时抓住其凸显特征,用“甲”转喻代指武器或兵士,由此不难推测这是一部剧情上和《新龙门客栈》有着连贯性和后续性、充斥着刀光剑影、激战打斗场面不断的武侠大片。(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