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美学原则的重新审视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和文波 高红樱 发表于:2011-07-05 10:10  点击:
【关健词】那山•那人•那狗》;美学价值;电影史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故事情节简单却充盈着无处不在的美学魅力。本文从“意象”“反衬”“单纯”“复调”美学原则视角看问题,对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进行全新的美学审视,可以发现电影“大美无言”“温柔敦厚”的美学意境尽在其中。而从

1998年由霍建起导演,腾汝骏、刘烨主演的朴实简洁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上映了,输入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输出了一串串人性的感动。电影里寂静的青山绿水与沉默的父子相得益彰,画面的简洁与人性的朴素珠联璧合,构成了一幅安静的绿色水粉,这幅和谐的图画和绿色的意象,没有哪位画家能描绘出万一。《那山•那人•那狗》的美学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首先是电影的基调,导演接受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儒家“温柔敦厚”的美学熏陶,于是,一片山、一条路、一个人、一只狗牵着你的视线融入深洞而原始的绿色当中。美丽素雅的自然风光契合着平凡动人的感情元素,连绵不绝的绿色带你进入情节,使你不可避免地渴望能切身踏入自然界。绿色的邮递、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意象”就是纯朴、简单、自然、原始的表达。导演按照“温柔敦厚”的美学思想和创作原则,自然地用绿色意象表达着他的美学理想。
  下面,我们试图从美的创造的原理方面,给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一个全新创意的解析,以进一步证实他的美学价值。导演运用“单纯”创造美的原则尽显无遗。单纯的美是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它与复杂相对而存在,在美术学术语上属于白描的手法,就是丝毫不加渲染,展示简单纯正无可竞争的美。这种单纯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以儿子的视角看到的父亲与乡亲单纯却感人的关系,一方面是以观众的视角看到的乡村山水和乡村普遍的单纯之美。父子来到望风坑村之前,儿子一直都觉得父亲过于呆板,他和最后一次送邮件的父亲到了望风坑村,当村民知道父亲是最后一次为他们送信时,纷纷出村为老人送行。儿子看到窄窄的胡同口、栅栏旁,村民们一脸憨厚的站着、咧着嘴笑着,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挚的又是缄默的,单纯的却是深厚的。儿子知道他们送的是父亲不是自己,送行的人目光简单清澈,如水般透明。送行发自内心,出于自愿,直到他们走了很远,乡亲们还守在那里,遥远的眼神,遥远的相送,山一般淳朴的面庞,这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审美感动。仁爱心怀所换来的代价,往往与其所付出的人性芬芳成为美好的正比。你照在别人身上的光芒常常会以百倍的亮度反射回你的身上。父亲孜孜不倦地在这块土地上挥洒了一生的耐心,换来了乡亲们站成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这份感动只有兢兢业业的父亲才配得上。这是儿子亲眼看到的、真切体会到的。质朴的情感到达极致就会产生一种震撼。影片确实没有激烈的感情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变化,却静静地用爱、用单纯涂抹出了一幅人生的美丽画卷,让你融入其中,流连忘返。
  通过观众的视角可以看到,绿色是大自然的单纯的颜色,人来自宇宙和自然,穿行在绿色中的人很容易就被赋予了淳朴的本色。绿色是生命也是力量。有了力量,儿子才能传递好这一个接力棒,让邮路世世代代青葱翠绿、滴水穿石。片中质朴的大地无言,美丽的山川无言,流动的河水无言,无言地滋养着这一方朴实的人。山村安静、和谐、包容,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安详在天之下、地之上,毫不矫情,这是一种单纯,也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绿色养育的人内心安静平和,绿色是执著,是坚持。这里单纯却顽强的绿让人不忍忘记。儿子问:“山里人为什么住在山里?”父亲答:“因为山里人都是神仙。”母亲说:“山里人住在山里,就像脚穿在鞋里一样,舒服。”这是最让人感慨的一段话。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在城市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侗族姑娘田间的回眸一笑,那种美是多少高档化妆品都无法堆砌的,怡然自得,朴实快乐。这一笑会把多少“人造美女”比得毫无颜色。她像一缕宁静的天光,可以抚慰人们欲壑难填的心,不带烟尘、不带俗渍,让你丝毫不敢亵渎。作家沈从文说过:“我轻轻地叹息了好多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这都是天赐宁静乐土,也是天赐天人。“在我们亲爱的大地上,有多少朴素的花朵默默的开放在荒山野地里。”大地美学,单纯的美学,绿色是这里的一种语言。满屏翠绿,让人心旷神怡,这绿有的时候是透过门缝看到的那一片晃动的树叶,或是墙角一抹绿色的苔藓,或是石板路中间肆意滋生的小草,总之绿色满怀。南国山川是浩渺的远山、朦胧的雾气、宽阔的农田、逶迤的小路、清凉的溪水、满眼的绿树,还有心灵纯洁的姑娘。就是在漆黑的夜晚,也有红红的灯笼、美丽的新娘、香醇的美酒、欢快的歌舞,初民一样的快乐。山间篝火跳跃,与世俗隔离,与喧嚣对立,生于斯,长于斯,所以山里人都是神仙。服饰伴着风声,篝火伴着歌声,有一种温暖而热情的感动,持久的清新地维系着持久的感动。
  运用“复调”创造美的原则。复调是音乐术语,是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之前最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后来,被巴赫金用来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创作方法,并发展成一个诗学理论。电影里,父亲与儿子就是这样的二重奏,父爱、子爱如同复调交相辉映。父亲是不着绿衣的邮递员,一生行走在大山的绿色之间。那绵延辽阔的绿色是父亲曾经走过的邮路,他无私地为山里奉献了一辈子,所获得的最高奖赏也就是支局长在陪他跑完一次后“掉了眼泪”,并让他提前退休。片中的绿色总是生机和活力,预示着生长,而影片的生长正是儿子取代了父亲继续那条邮路。那片无声的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大山的子民,那些细细的雨滋润了一季又一季的温情,那一遍遍叠加的脚印送走了无数的春夏秋冬。河水是无私奉献的父亲不息的血液,山是默默无闻的父亲不屈的脊梁。荆棘密布、过河攀爬都让这条邮路显得无比困难;氤氲的气候增加了道路的泥泞,道路的泥泞增加了步履的艰辛,阴晴不定的天气同时映衬了主人公的心情。朴素的父爱是身教,也是沉默,儿子睡着了,父亲抽着烟斗仔细地看着儿子,这是他的作品,可是他真正地认真地看过几次呢?此刻这里和《堕落天使》里哑巴的父亲一样散发出温情,空气里弥漫的也是一样的慈爱。没有对财富的追逐、没有对名利的热切,他们是仙人的后代,住在仙境般的山里,说着山一般朴实的话语,过着山一样饱满的日子。父亲说:“游得了江,不一定能过得了溪,不一定能在这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站稳脚跟。”谆谆叮嘱,拳拳父爱深入儿子的心。是啊,能爬上山送完信,不一定就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不一定就是在乡亲们的心里站稳了脚跟。在父亲的示范下,儿子学会了爱。他迎着阳光,接过的是父亲身上扛着的责任,而接过信件给老奶奶读信的时候他自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此刻那郁郁葱葱的树林就是儿子成长的象征,是儿子对父亲、对职业的爱。于是,他不断地叮嘱父亲:回去看看哪家大伯、不要下水、妈妈冬天会咳嗽、村长人好就是有占便宜的小毛病、别傻傻的和人家做对。而当儿子背起父亲的时候,他果然长大了,就是在这条绿色的邮路上他学会了成长,父爱、子爱是复调的,更是交响的,这种中国人的山水风情、中国人的情感活动,含蓄隐忍,温暖轻盈。父亲就是那座山,山一样的父亲,肩负着绿色的邮递使命;儿子就是那绿色的水,接过了父辈的责任无始无终。于是点滴的温暖、点滴的关爱在山与水之间、心与灵之间交织、父与子之间流淌不息。父亲离不开山,翠绿的青山是父亲的生命,它承载了一个普通山间邮递员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山水动人,山水育人,过河,当儿子背起父亲,感觉曾经魁梧的父亲竟然比邮包还轻的时候,他忽然觉得父亲老了,于是,父子亲情在青山绿水中重生。本来,儿子是看不惯父亲古板的作风的,包括父亲说邮包要轻拿轻放、要头顶着邮包过河,但是当新的体会到来的时候,也是他们之间爱的隔阂瞬间崩塌的时候,原来子爱和父爱一样的伟大多情。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