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开的缠绵纠葛,诉不完的爱意恩情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丽岩 钱晨沛 发表于:2011-11-08 14:54  点击:
【关健词】不完,爱意,恩情,诉,纠葛,不开,缠绵,解,
 前人评《红楼梦》多是结合整一百二十回来评,近几十年来因学者普遍认为后三十回非曹雪芹原著,故多只依前八十回或七十八回来评判。“红楼未完”是所有读过《红楼梦》的人的巨大遗憾,宝钗黛三人关系的发展与结局也历来众说纷纭,文章主要根据前七十八回内容对宝黛钗三

一、错综复杂的三人关系
  黛玉是宝玉的姑表妹,宝钗是宝玉的姨表姐,三人既有兄弟姐妹间的纯真感情,又有三角恋情中的争风吃醋。复杂的亲情、友情、爱情关系缠绕着他们,既让人惊奇,又让人感慨。
  作者用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明白地预示了这段爱情的悲剧结局。“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作者既然说了红楼只是一场梦,那么《红楼梦》中的爱情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鲁迅在谈论第五回太虚幻境中的册子曲子时曾指出,既然人物的悲剧命运都是早就注定了的,人们终究也奈何它不得。作者曹雪芹的主观意图是表明以红楼二字为代表的荣华富贵、青春欢乐,注定中就要像一场梦那样破灭。无论是前生因缘,还是今世注定,都是繁华散尽梦悠悠。
  二、木石姻缘的顺其自然与突然夭折
  《红楼梦》重点描述了宝黛的爱情,即“木石前盟”。所谓“前盟”不仅指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前世夙因,也有二人从自小相识、青梅竹马到长大后互为知己,进而产生了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面的爱情。这分爱情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然而绛珠的意愿是“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而不是以身相许白首偕老,所以二人爱情的夭折是必然。
  贾母的庇护。黛玉在与宝钗的竞争中,是得到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认可的。论关系,贾母是黛玉的外祖母,是黛玉的至亲,特别是黛玉的母亲贾敏过早的去世,让贾母把对女儿的爱转移到了黛玉身上。在当时盛行亲上加亲的形势下,也为把黛玉留在自己身边,贾母自然会有让黛玉嫁给宝玉的想法,黛玉与贾母、贾政都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宝钗和宝玉也有血缘关系,但薛宝钗和贾母、贾政都没有血缘关系,在这一层上她必然会倾向黛玉。
  贾母也并没有想把宝琴说给宝玉,第四十九回说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琴同至贾府后,老太太一见宝琴,“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宝琴既作了王夫人干女儿,那就是宝玉妹妹了。再看第五十七回,黛玉说要认薛姨妈做娘时,宝钗说“认不得”,并打趣黛玉“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仔细想去。”意思就是说,薛蟠看上了黛玉,所以薛姨妈不能认黛玉做女儿,那样薛蟠和黛玉就是兄妹了,兄妹是不能成亲的,所以贾母既让王夫人认了宝琴做干女儿,是没有把宝琴说给宝玉的意思。以贾母身份和权威,认识的大家公子必不会少,至于后文问薛姨妈宝琴生辰,也不见得一定是打算说给宝玉。
  当然宝钗也很好,无论模样性格都是难得的,但是无论宝钗怎么好,她有一条注定不如黛玉,这就是,对宝玉来说,林妹妹必不可去,任何人也不能取而代之,紫鹃的“回苏州去”一席话相信让贾府的人都看得明白,宝玉是离不开黛玉的。那般疼爱宝玉和黛玉的老太太怎么会看着两个自己最疼的孩子抑郁终生?什么贾母作为最权威封建家长以维护家族利益为最大目的的话没有走出阶级的局限,人性是超越所有阶级的。
  三、金玉姻缘的势在必行与黯然收场
  黛玉当然是没有与宝玉在一起的,既因为前世,也因为今生。“还泪”的目的使他们注定不能结合,现实中他们之间也是阻力重重。
  王夫人的血缘之亲。贾母是真心疼爱黛玉的,她是能真正为黛玉考虑的最后一个人,她的去世也意味着黛玉没有了依靠。如果宝玉娶亲时她还活着那么黛玉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可惜命运已注定了这个悲剧。宝玉的婚姻决定权最终掌握在了他的父母手里。显然王夫人是喜欢宝钗的,她不喜欢黛玉。
  虽然凤姐是王夫人的内侄女,但她毕竟已经嫁给贾琏,是大老爷贾赦的儿媳妇,本不应管家了,但王夫人大儿媳李纨太过仁慈厚道,所以只能等宝玉成亲后宝二奶奶接管荣国府,所以作为宝玉的母亲,当然要为自己的儿子慎重选择配偶。首先,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是近亲,而黛玉是贾政的外甥女,细算来与王夫人并无任何的直接亲缘关系,毫无疑问,王夫人自然愿意“自家人”嫁入荣国府,继续掌握荣国府的内政大权。所以当凤姐卧病在床的时候,王夫人请宝钗,而不是黛玉帮助探春和李纨暂理荣国府。是因为黛玉只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没有能力,而宝钗则从小就帮母亲操持家务吗?不是的。若论能力,黛玉也心细如尘,曾私下里和宝玉谈论过荣国府的财政管理,凤姐也说过钗黛二人能力相当,以黛玉的才气和聪慧,虽然没有什么经验,协助探春和李纨暂理荣国府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王夫人急着让心中儿媳妇的不二人选提前进入管理层,使众人先入为主。
  文学的特质就在于描写、表现和感染,而不在于说明、解释和给出答案,从中看出什么,得到什么认识和启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并没有固定结论。每个人读红楼都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独红楼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红学的研究过程,虽不免有曲折、反复和迷茫,但总体上还是在发展、深化,在朝着追求真理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蔡义江.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J].红楼梦学刊,1981.
  
  (作者单位:陈丽岩,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2班;钱晨沛,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工作专业08班)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