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意义思考(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赵博文 发表于:2010-11-16 10:47  点击:
【关健词】草根文化;《小武》; 时代的零余者; 边缘人物社会化
四、影片对社会的关照: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对传统的坚守(一) 拆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边缘人群的际遇 在现代化建设中,人们的物质被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也随之被抛弃。过去还未消退,而将来却如洪水般涌来。电影《小武》就

  四、影片对社会的关照: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对传统的坚守(一) 拆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边缘人群的际遇
  在现代化建设中,人们的物质被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也随之被抛弃。过去还未消退,而将来却如洪水般涌来。电影《小武》就是在不断强调这种扭曲、不协调,导演贾樟柯运用其最擅长的长镜头手法来展现县城中到处充斥着废墟和拆迁中的房屋。各种各样新的、旧的、奇形怪状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中,一排排青灰色的砖墙粉刷着大大的刺眼的“拆”字,通过横移镜头展示的街景深刻描述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小武的朋友更胜的商店也难逃这样的命运,面对自己房屋即将被拆去的事实,更胜表现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奈:“旧的倒是拆了,新的不知道在哪里。”这也是导演心中的疑问,还没有找到答案的他甚至没能给更胜安排一个去处。
(二) BP机、电视机——科技高度发展过程中边缘人群的无奈
  联系着小武和梅梅的BP机是片中主要物件之一,小武在追求与失去爱情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都通过BP机刻画得入骨三分。在台球桌前,小武反复察看BP机,却始终没有响过,而之后BP的第一次响起却导致了小武作案时被抓。在派出所里小武仍然不断地要求看BP机,结果等待他的,并不是他朝思暮想的梅梅的留言,而是一则天气预报。梅梅最终悄无声息地跟着“太原客人”远走他乡,只留下小武和那个承载着小武爱情最后希冀的BP机。最终,当BP机再次响起的时候,小武的故事也走到了尽头 。这是小武的悲剧,也是处于时代变迁过程中的边缘人群的悲剧。
  电视机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片中对小武看电视不吝笔墨,特别是有两次作为重点情节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第一次是小武信守着他们曾经的誓言,满心欢喜地去给“好兄弟”小勇送结婚的礼钱,却被小勇无情地拒绝了。伤透心的小武独自坐在小饭店里喝闷酒,饭店里的电视正在播放县里的“体面人”为庆祝小勇结婚而点的歌。看着电视,想着两人多年的友情就这样彻底决裂了,小武的心情十分苦涩,不禁陷入到空虚和茫然中。第二次是小武被抓后,在派出所看到电视上自己的徒弟三兔,面对街头采访时说自己的师傅是害群之马。此时的小武已经是震惊中透着无所谓了。小武一次更甚一次心灰意冷的心态变化推动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友情、爱情和亲情的接连失去后,小武对这个世界已经绝望了。片中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带给小武的只有伤害。
  五、结 语
  导演贾樟柯用一种更直接地与现实生活对话的写实手法,执著而真诚地记录和表达着自己对电影、对人生的态度。通过《小武》再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边缘人的真实生存状态,深入刻画了他们的挣扎与困惑。在这种“回归自然”的边缘人群身上,观众找到了归属感,他们在时代变化中的迷茫、焦灼、不适应,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回忆和共鸣。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但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换一种说法可能更符合影视创作的需求,即“艺术高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来源于生活”,“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意义就在于此。姑且不论《小武》对社会发展变革的反映是否片面,至少该作品是在极力地反映一种真实,况且影视作品本就不是政治教科书。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一种纯艺术的视角审视这类作品,将社会影视边缘化,将边缘世态影视化,深入挖掘所谓的“社会底层”“社会边缘”和“容易遗忘的角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笔者认为,这应该成为当代影视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吧。
  注释:
  ① 《电影手册》(法国),2001年第9期。
  ② 林少雄:《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赵博文(1986—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