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心理辅导运用的探索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田甜 发表于:2011-11-23 19:03  点击:
【关健词】高中学生;音乐鉴赏;心理辅导
音乐鉴赏是审美反射的生理机制和联想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音乐鉴赏在高中学生心理辅导中起着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通用语言,音乐产生的音响效果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音乐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展示音乐自身的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美,体验音乐美,是体现和实践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新的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心理来陶冶心灵,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音乐各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激荡,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调适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
  我国古代《乐论》中曾写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音乐之所以能够较显著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是因为音乐的本质是人的心声的流露,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音乐鉴赏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作用来改变人的消极状态,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具体的方法有被动欣赏法和主动表演法。被动欣赏法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与辅导对象此时情绪状态相似(同质导入法)或相反(异质转移法)的曲目,使他们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性情得以陶冶。主动表演法就是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让参与的学生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即用一定高度、长度、力度、旋律、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的表现手段,经过演奏、演唱等创作来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使学生投身于表演或创作的过程,体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联想、想象等一定的情感意象,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表演或创作中被音乐所同化、感染,达到心理共鸣,更好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引发自身情感的宣泄。
  二、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会交往
  高中学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人际关系形成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而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国际通用语言”,它可以用无形的情感穿透力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乐通伦理”、“大乐与天地同和”。一方面音乐具有心理舒缓和情绪调节功能,音乐创作了增强亲近感、减轻个人孤独感的友好气氛,消除了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坦诚相待的健康心理倾向。
  在这些需要相互配合协调的音乐活动中学生的交往较为直接、随意,他们可以通过不断交换意见和看法,增进相互理解,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进中学生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由此可见音乐活动在缩小学生间的心理相离、消除隔阂、促进心理相容、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学习阶段是完成人格构建的重要阶段,是不断积极发展和提升的时期。因此,完善人格的塑造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音乐艺术自身就是美的化身,节奏平稳、缓慢、鲜明、富于民族特色等特点,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可发挥其重要作用。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上”(引自《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第26页)。音乐源于生活,使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西周的“六艺”教育中就认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也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不但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完善的境界。
  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前线;《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失学儿童;欣赏肖邦《C小调练习曲》使人激昂悲愤;而《北京喜讯到边寨》让人感受的又是一种欢乐和喜悦。音乐作品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等对比、欣赏,让人领略华彩、淡雅、热烈、幽静、雄壮、古典和现代之美,陶冶人的良好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
  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实践过程中,音乐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又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一方面,接受教育的高中学生个体内的跨时间差异,即他们此时此地的复杂、微妙的情绪状态,对音乐曲目的选择起着奠基的作用;另一方面,接受教育的高中学生个体的固有的差异性,如性别、年龄、家庭背景、个性倾向和生活经历及音乐专业修养等影响曲目的选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音乐鉴赏在中学生心理辅导中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创造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能力,完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鸿懿.音乐鉴赏学基础[M].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5).
  [2]贾春雷.音乐学习心理控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