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重庆时期合川古圣寺升起的音乐之星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孙玮 唐辛竹 发表于:2011-03-13 14:06  点击:
【关健词】重庆;战时首都;杜鸣心;抗日救亡运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被迫成为战时首都。杜鸣心也在这个时候被母亲送到了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踏上了音乐学习之路。在这特定的时期下,杜鸣心在先后失去双亲,沦为难童但他坚持音乐的学习和创作。在这段时期,杜鸣心用自己创作作品引起群众的共鸣,为宣传抗日民主、抗战

一、引言
  随着新中国的到来,改革开放,人们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也渐渐忘却那些为国存亡的老一辈,忘却了在陪都时期为抗战做贡献的人。通过对杜鸣心在陪都时期音乐活动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了解陪都这一特殊时期下的音乐文化及他对抗战所做的积极贡献。
  杜鸣心(1928年-),出身于湖北潜江一个军官家庭;父亲是国民党军队少校营长[1],杜鸣心父母都很喜欢音乐,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在30年代家境是城镇中的小康之家。 然而不幸的时刻悄悄降临,“八•一三”战事爆发,杜鸣心的父亲随部队开赴上海淞沪前线抗击日寇英勇牺牲,正值上小学的杜鸣心艰难而奇特的童年也从此开始。遭此变故杜鸣心从这样一个较为富足的荆楚人家坠入贫困的底谷,他的母亲无奈地将他送到当时由宋庆龄主办的战时难童收容所,并随着大批撤退的人马辗转来到四川永川县的战时儿童第二保健院。 从一名国军抗战烈士的遗孤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学习,和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过程。从一名难童到陪都古圣寺里冉冉升起的音乐新星。国破家亡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二、在陪都幸运踏上音乐之路
  
  (一)从数百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走上音乐之路
  生活的不幸使他沦落为孤儿,但他幸运的是碰上了第一个音乐启蒙老师蒋荣英老师[2]1939年7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决心从教育入手,挽救国家危亡,在抗战的大后方——重庆北碚草街子的凤凰山上一座古庙里,创办了一所与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办的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型学校——育才学校,并且陶行知亲任校长。而他办的这个学校是一直受到党的关心的。1939年的冬天陶行知派任虹到永川招人, 那天晚上是保育院的文艺演出,有流亡三部曲的大合唱,蒋荣英特意安排了杜鸣心的领唱《松花江上》。在这场演出中,杜鸣心不由得想起了为抗战牺牲的父亲与失散的母亲大动了感情,唱得声泪俱下,唱得动人心魄,唱得台上台下一片抽泣声,用音乐打动了再座的所有人。杜鸣心顺利的通过了音乐复试从第二儿童保育院300多名少年儿童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重庆合川育才学校接受正式的音乐教育。
  皖南事变之后,学校的形势很紧张,周恩来决定把育才的一些有才华的小朋友送到延安去,这其中就有杜鸣心,但凡是独生子女就要留下,所以杜鸣心第二次幸运的留下与音乐结缘,因为延安根本就没有条件再学音乐。
  (二)幸运周恩来亲切关怀,“乐星”闪闪
  1937-1945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陪都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指挥中心。那时的杜鸣心才是十几岁的孩子却已深深意识并扛起作为一个小音乐家的职责,并且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中。1940年在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礼堂,育才学校学生们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学琴一年的杜鸣心演奏了歌剧《自由射手》选段和一首钢琴小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到场的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等名人给学生们许多鼓励,周恩来并且为师生题词“为新中国培养一群新的音乐人才”,叶剑英欣然为师生题词 “为世界而工作,为工作而学习”[3]然而这次国家领导人对杜鸣心的亲切关心深深的铭记在心,在此他也领会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为此他还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他明白了学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当明星,而是为世界、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工作。
  
  三、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
  
  (一)年虽小,创作作品威力大
   皖南事变后贺绿汀一行共产党员返回延安时,安排了黎国荃、范继森等国立音乐院的老师继续给杜鸣心等小孩上课,学校还聘请了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翦伯赞、贺绿汀、郭沫若等到校任课,夏衍、田汉、阳翰笙、刘白羽、沙汀等名家先后到校讲演或作专题讲座,不仅是这样,这里还聚集了贺绿汀、任光、任虹一批著名音乐家担任音乐教学,我们的小音乐家更是受到了伟大的音乐家们的重视,贺绿汀亲自教授杜鸣心钢琴,而任光教他音乐理论,所以他的进步是非常快的,顿时上了个台阶。就是在那个时候,马思聪也经常来学校教课,杜鸣心同时学习小提琴,渐渐的他开始尝试作曲了,就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写着自制五线谱,穿着草鞋,喝稀饭吃咸菜都无法磨灭他对于学习艺术的热情,有一次在陶先生的引导下,学校开展了“小先生办学”活动,大家看到学校的墙报上有一首小诗《看谁功劳高》这是一首号召大家团结一致,抗击日寇的儿童诗歌。诗句虽然很简单但它却激起了杜鸣心要为父报仇,为国而战的决心和勇气。于是他便拿起了笔为这首小诗歌谱上了曲子,然而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首作品抗战歌曲《看谁功劳高》,不久便在全校的晚会上,由杜鸣心自弹自唱了这首歌,顿时受到了师生们热烈欢迎。而杜鸣心的《新山歌》是为抗议奸商把粮食囤积起来而创作的是由于,是二声部重唱歌曲,其旋律是民歌曲调,依字行腔,流畅优美,两个声部完美地配合,形成模仿和对比复调,结构完美并且一气呵成,《新山歌》足以显示这位未来的作曲家旋律写作、声部组合与结构把握的才气,在这里不得不让人佩服一个年级小小的孩子心思是如此的细腻,看问题是如此全面,创作的作品成熟老练,说是神童之作一点也不为过。杜鸣心的这两首歌曲在1943一次晚会上公演,更是反响不小。甚至得到高度赞扬翦伯赞曾就育才的教育成果这样写道:“十几岁的孩子能作曲,写歌,编剧本,谈时局,这是陶行知创造的奇迹”[4]。
  然而外界的赞扬并没有使他家骄傲,依旧沉着,冷静的拿着手里的笔描写着世间的沧桑,振奋人心的歌词和激励人心的音乐,慢慢的他继续创作了讽刺歌曲《薪水是个大活宝》,在当时国统区的民主运动中发挥过不小的作用。[5]
  整首歌词用了排比句的形式来写照陪都时期周围的现实人生,初看给人感觉是为了薪水而发愁,但读到最后几句竟有人还在旁边哈哈笑......这样的日子要改造时让我感受到当时年小的杜鸣心强烈讽刺着日军侵越行为,使得人民惨痛不堪,家破人亡,为了活命,为了温饱而担忧,过着让人胆、担惊受怕的日子,即使现实是如此残酷他也没有退缩,并且拿起自己手中的笔杆写出鼓舞人心的歌词深深呼吁着人们不能再让那些侵越者肆无忌惮的在我们的领土上撒野了,唤醒一些无知的人们站起来了,号召人们这样的悲惨生活要大家一起改造。就是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小音乐家一直用自己创作的声音唤醒了沉睡的高山,震撼了天地万物。始终激励着人们抗日的决心,给新中国的成立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