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分析(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  杨荣海 上海财经 发表于:2010-08-21 15:46  点击:
【关健词】美国;碳排放量;经济增长;邹至庄检验
老布什政府在对待环境问题上仍然延续了里根政府的指导思想,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上行动迟缓,美国的碳排放量有增无减,甚至在1990年,人均碳排放量达到了201 17.93285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里根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年

  老布什政府在对待环境问题上仍然延续了里根政府的指导思想,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上行动迟缓,美国的碳排放量有增无减,甚至在1990年,人均碳排放量达到了201 17.93285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里根政府时期的大部分年度。当然,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也保持了低速的增长,经济总量大概保持在7万亿美元多。自1993年以来,克林顿政府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气候变化的问题,并把气候变化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置于战略性的高度。1998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是,由于美国共和党国会的阻挠,克林顿政府在其两个任期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都未能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只是在1993年达成了“气候变化行动规划”这一自愿计划。但是,这个时期的经济总量在高速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了120个月,名义GDP增长率平均维持在5.5%的水平,出现以了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高增长率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态势;这一时期的,人均碳排放量也非常高,大致维持在人均2万吨左右。
  在2001年,小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

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在这个时期,小布什政府在经济理念上强调市场,在第二产业中,积极扶持石油及煤炭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始终是居高不下,大部分年度都维持在2万吨左右;在第三产业中,小布什政府积极支持了房地产租赁及相关服务业、教育行业、医疗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这些行业也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个时期的美国经济仍然保持了低速增长,名义GDP增长率平均不到5%,在2006年,艰难地突破了11万亿美元。
  2009年,在奥巴马政府上任不久,就宣布全面废除布什政府消极的气候政策、正式任命气候问题特使、把经济刺激计划中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开发清洁能源、提出《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等。他继承了《京都议定书》的思路,以总量减排方式为美国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主张利用“限额——交易制度”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是,因为以石油和煤炭为基本原料的传统能源工业是美国的主要产业;清洁能源的使用,必将引起汽车产业制造成本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降低,这必定会导致美国相关的地方政府和国会议员推行保守的气候政策。另外,奥巴马政府希望把美国未来的经济安全、气候安全、能源安全统筹起来考虑,通过增加“绿色岗位”来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将新能源产业继续建设成为美国未来的支柱产业,最终达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的目的。可见,新的气候政策对于美国新能源产业来说是一个机遇,因为很多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能效来减排节约能源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
  
  三、美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分析
  
  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存在数量关系。在这一部分中,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本的经济模型来分析1980~2007年美国碳排放、工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对全世界的碳排放总数量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只要美国的国民收入在上升,美国的碳排放量也会逐渐升高。美国在上届总统布什在任期间,宣布退出了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这必将会提高美国的碳排放数量。当然,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为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6月下旬,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但是,美国提出的减排目标离国际社会的要求还是比较遥远的。另外,当美国未来的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碳排放量会不断减少,然而,对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却是非常复杂的,必将会带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Hillard G.Huntington,2004)。本文简化了考虑问题的思路,没有考虑这一段时期能源的价格,为了消除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对主要解释变量采用对数的形式,提出研究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的(1)式经济模型:
  lnC=β01lnY+β2T+μ (1)
  模型中,c代表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Y代表人均GDP,T是一个时间趋势的变量,而斗是一个随机误差项。在运用美国1980~2007年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的结果如表1:
  可以看到回归系数β1,等于0.722742,β2等于-0.012844,说明美国人均GDP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碳排放量要上升0.722742%;方程的拟合优度不高,R-2=0.440212,说明样本函数解释能力不好;从回归方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来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F=11.61627>F0.01=5.57,说明人均GDP对碳排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从P为0.00027 1也可以看出;从单个因素的影响来看,P值较小,所以大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但是,模型的Durbin-Watson值较低,在α=0.01时,d1=1.10,而DW=0.512631=1.10,所以存在一阶正自相关。可见,模型(1)所得到的结论是不显著的,对于解释收入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结论。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