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民生思想刍议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秩名 发表于:2010-10-21 10:42  点击:
【关健词】柳宗元:民生;尚民;仁民
一代宗师柳宗元的民生思想,可谓是在我国漫长的思想长河之中是一朵鲜艳的奇葩,至今仍熠熠生辉,对其深刻发掘与弘扬将会为当前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迪。柳宗元的民生思想最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尚民为先、仁民爱物、清廉勤政。

何谓民生?孙中山界定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现代《辞海》则简言之:民生即人民的生计。当前,民生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而在我国漫长的思想长河之中,柳宗元的民生思想可谓一朵奇葩,至今仍熠熠生辉,对其深刻发掘与弘扬将会为当前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尚民为先
  
  一代宗师柳宗元。为了解决统治者的思想认识问题,引起他们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提出了历史上崭新的“君权神授”和“民主吏仆”的民生理论。
  
  (一)对“君权神授”的新认识
  殷周以来,传统的天命论便认为;社会的发展、朝代的更替,人间的吉凶祸福,都是天意的安排。天是有意志的,“天”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人事。历代帝王君主都是奉“天”之命,行使君权。统治人民的。历史发展到唐代,自然科学的进步已经使许多自然现象得到了科学的解释,但封建统治者却利用人民相信天命的心理。极力地宣扬其统治是“奉天承运”,天是有意志的,加以利用各种吉祥瑞符的附会,迷惑民众,维护其统治。
  在中唐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成长起来的柳宗元,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坚决地否定了能干预人类社会的“神”的存在。他在贞元末年已经开始撰写,被贬永州后方才修改完成的《贞符》中,深入地回顾了我国漫长的历史,并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认为其关键在于能否照顾“生人之意”。他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而不是来自于神,提出了“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的著名论点。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说教。所谓“仁”,就是能体察照顾“生人之意”。柳宗元后来积极参与永贞革新,正是这一政治思想的实际应用,“无忘生人之患”的政治理想成为他终生为之努力而奋斗不息的目标。柳宗元认为统治者之所以得天下,关键在于能够顺从人们生存的愿望。能够以“生人”为己任。
  柳宗元认为政权的取得是这样,政权的维持也是如此。“德绍者嗣。道怠者夺”。汉代之兴,“在乎克怀于有氓,登贤庸能,濯痰煦寒,以廖以熙”。而隋朝的覆灭是由于隋炀帝的统治不顺从“生人”之意。失去人心,“积大乱至于隋氏,环四海以为鼎,跨九垠以为炉。爨以青燎,煽以虐焰,其人沸涌灼烂,号呼腾蹈,莫有救止”,以至于败亡,而唐之所以兴起,是由于初期的政治犹如“丕将霖雨,浚涤荡沃,蒸为清氛,疏为冷风”,“小属而枝,大生而孥”。天下才致于大治。他进而指出,统治者要维持自己的统治,真正的办法在于“恩德之所未大,求仁之所未备。以极于邦理,以敬于人事”。可见,柳宗元在《贞符》中提出了为政的根本道理是符合“生人意”,显示了其思想的进步性,是对传统民生思想的继承并有所发展。
  
  (二)提出“官为民役。民可黜官”的崭新思想
  柳宗元在永州写的《送薛存义之任序》指出:“夫为吏者,人役也”,鲜明的提出了“官为民役”的著名论断。柳宗元要求官吏为民众做事,而不是做民众的十宰,这在封建专制时代已是石破天惊
  之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思想:
  一是,官是民众所雇用的,民众所出赋税就是所付出的酬劳,这和封建时代统治者“养民”、“牧民”的观念正相反对。
  二是,进一步主张民众雇佣官吏是执行“司平于我”的职能。在他看来,在上位的统治者本是在社会发展中根据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他们就要完成形势所赋予的“司平”的职能。这也就意味着统治者不能随心所欲的上下其手施行手中的权力,其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安定。
  三是,对官吏的任免、赏罚的权力在民众。就像雇佣佣人一样,柳宗元更指出民众完全有力量行使这一权利。这样,它突出强调了民众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他们的作用与力量。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天人相分说”,较为正确的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宰作用,使我国古代唯物史观达到应有的高度。
  四是,柳宗元更警告说,在现实中民众所以不能行使他们的权力。只是因为“势不同”。即是说,统治者手中握有权力,压迫民众,使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行使本来是他们的权力。柳宗元明确地指出了这个“理”,并说“达于理”的人应当“恐且畏”,因为一旦民众觉悟起来。就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施行黜罚的权力。这种对骄盈自恃的统治者的警告是振聋发聩的。
  
  二、仁民爱物
  
  基于“利安元元为务”的主张,柳宗元总是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彰善瘅恶,把给百姓带来实际利益作为根本的职责。
  一是在政务上,提出官吏必须懂得“养民术”。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最后写道:“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养人术”,换言之曰“富民术”。柳宗元将此与官员打着“爱民”旗号所做的种种害民勾当,一起提出来作为“官戒”,要求地方官作为从政训诫。从郭橐驼的养树经验,可知此“养民术”就是“顺民之天。以致其性”,其含义是,顺从遵循民众生产和生活的天然规律,去促使其蕃衍生息的天然本性充分表现出来。柳宗元从民众安居乐业着想,一向主张把官吏的“利民”变成“民自利”(见《晋问》)。“利民”为何不好?专制制度下的官吏,通病是只对上级负责。对民众总是能欺则欺,能压则压。好事都要变了样。如郭橐驼所说的官吏“利民”,“若是怜焉,而卒以祸”。看上去是爱怜农民,结果却是祸害农民。柳宗元提倡的“养民术”,是促使民自富之术。民自富,或许可以躲避官吏的害民扰民。读这些文章,可见柳宗元见解人术三分,爱民之心则无微不至。
  二是在施政上,提出官吏必须以“利于人,备于事”为方针。柳宗元在专门论述施政的《时令论》中指出:“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利于事,如斯而已矣”。“利于人,备于事”是他的施政方针,意为政令实施需有利于民众的生产与生活,需妥善地适应各种民间事务。柳宗元反对《月令》篇中这样一些施政规定:“非舂无以布德和令”:“非夏无以赞杰俊遂贤良”;“非秋无以选士厉兵;非冬无以赏死事恤孤寡”。对此,柳宗元批评说:“则阙政亦以繁矣”!凡施政与四季的生产相适应,不误农时就是合理的。可见在柳宗元的施政方针中,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其考虑的出发点之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