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臣赵鼎年谱简编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孙艳辉 发表于:2010-10-21 10:48  点击:
【关健词】赵鼎;生平
赵鼎是南宋四名臣之一,在两宋之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但关于赵鼎生平却很少有人全面、细致地论述过,本文旨在通过考证和梳理赵鼎的生平。还赵鼎一个本来面目。

赵鼎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卒于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二十日,享年六十有三。其一生经历,大略可分为五个时期。
  
  神宗元丰八年至徽宗崇宁四年(1085-1105)
  一岁至二十一岁
  
  赵鼎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是在山西闻喜条山湅水之间度过的。据《闻喜县志》卷一载,“(闻喜)南有美阳,北有晋原。抱三嵏之秀,扼横岭之奇。中条耸翠而蜿蜒,涑水绕青而萦带。邑有胜景,日黉官古柏,日董泽荷香,日辣水环清,日鹤楼晚照。日香山远眺,日杨园隐秀,日白土桃烟,日兆原秋柿。”他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青年时期,足迹几乎踏遍家乡的山山水水,组诗《蒲中杂咏》,歌咏着家乡的亭台楼榭。风土人情。三十五岁左右丁忧期间。朋友来访,他陪朋友穷尽家乡山水之胜,其诗《己亥秋陪伯山游中条穷尽山中之胜明年春讶王毅伯再过山下呈伯山》日:“条山有佳色,不入俗子眼。结庐傍湅水。永与山作伴。”表达了对故乡条山辣水深切挚爱之情。即使在靖康南渡之后,仍有《趋三衢别故人时车驾幸杭州》中言“伧父何由习楚风,家山俱在古河东”,念念不忘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深深刻印在赵鼎的心灵之上。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父圮逝世。太夫人樊氏躬自训导。况且,由于印刷术的普遍使用,宋代文化传播日益迅速,书院与州县学的设立和合流,使知识传播渐渐及于民众,赵鼎就是这些深刻变化的受惠者。七岁左右,入地方官学;十二岁左右,从邵伯温游学;十八岁左右,从尹天民讲学。所以,虽然没有家传渊源。但地方官学和四处游学,为其提供了最初接触知识、吸收丰富文化滋养的地方。
  闻喜不是当时北宋文化的重心,但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在距闻喜不到两百里的地方,是北宋帝国的文化中心——洛阳。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中《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一节分析。宋代的洛阳不仅是贵族世家聚集的地方,也是知识阶层集中的地方。可谓英才荟萃,学术繁盛。在学术气氛浓厚的氛围中,赵鼎不断汲取丰富的知识,受到源远流长、积蕴深厚的伊洛之学的熏陶。在徽宗崇宁四年(1105),因德、才、学出众被乡里首荐。从此也踏上了一条和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相类似的人生道路。
  
  徽宗崇宁四年至钦宗靖康元年(1105-1126)
  二十一岁至四十二岁
  
  徽宗崇宁五年(1106)正月,省试名单公布,赵鼎榜上有名。按照规定,由礼部奏名朝廷,参加科举的最后一站——殿试。殿试于三月八日在都城汴京的集英殿举行。此年,共有六百七十一位举子被赐及第、出身、同出身,赵鼎也成为此中幸运的一员。
  赵鼎登进士第后按例被任为凤州两当(今陕西凤县)尉,后又转任岷州长道(今甘肃礼县)尉,同州(今陕西大荔)户曹,河中府河东(今山西永济县)县丞。徽宗宣和元年(1119)。因秦国太夫人樊氏去世,赵鼎丁忧在家。此年秋天。赵子崧来访,赵鼎陪其遍游家乡山水。五年(1123),调任河南府洛阳县,洛阳深厚的文化滋养着这位异乡人。其在任上不畏艰苦,兢兢业业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信任和上司赏识。钦宗靖康元年(1126),因诏遣文武官各一员,前去陕西路募兵二万人赴阙,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去陕西募兵。六月,从制置使解潜军北上援救太原,七月大败而归。十月十四日,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封三镇地,鼎反对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十二月,除直秘阁、京畿提刑兼转运副使。
  从崇宁五年到靖康元年,这二十一年间,赵鼎大部分时间始终徘徊在低层官职之中。虽偶尔有些牢骚,但始终克己奉公、勤勤恳恳。也正是长期的基层生活,为他以后任宰相执政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
  
  钦宗靖康元年至高宗绍兴二年(1126--1132)
  四十二岁至四十八岁
  
  高宗建炎元年(1127)三月,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京城内溃兵及饥民、啸聚者时时出没,流民不得安业,赵鼎与李回、冯懈商议,乞差兵弹压,又率京畿父老上表劝进。五月初,高宗即阼,鼎率京畿父老上表,请车驾还阙。后等待无望,危城内形势又急转之下,无奈之中,携带全家,向南方逃亡。七月,举家暂住建康。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写下了传世之作《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建炎二年(1128)正月,在建康把家暂时安顿好之后,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忍垢含辱赴行在扬州去求官,被任命为朝奉大夫祠差主管杭州洞霄官。回建康携家眷,沿檄南渡,于六月寓居杭州。
  建炎三年(1129)正月,卧病。二月,金兵至扬州。十二日。车驾至杭。三月初五日赵鼎至衢州,泊舟门外浮石渡。十一日准尚书剳子。催赴行在所。二十二日。买舟泛钱塘江之衢。二十八日发衢州,趋行在所。四月初二日至杭,十三日,因张浚推荐,除尚书司勋员外郎。五月,从驾还建康,召对于普宁寺行宫。二十五日上《陈防秋利害》,鼎言:“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使敌莫测巡幸之定所。”高宗纳之。六月三日,陈《论时政得失》,责王安石变法之祸,高宗遂罢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二十日除左司谏。七月初七日,除殿中侍御史。八月,从驾平江。闰八月二十三日,登舟解缆,是夜宿靖安港中。九月十二日,除侍御史,往杭、秀诸州按察,二十五日从驾越州。十月十七日,渡钱塘江,出陆宿西兴,待舟不至。十一月二十八日有旨巡幸四明,是日雨大作,车驾出门。驻城外,赵鼎同台谏泊曹娥堰下。二十九日御舟过曹娥堰,舟船拥并,留三日,不能前,遂出陆。十二月至明州,初十日除御史中丞。二十三日至定海,大风鼓浪,舟反侧不定,凡三日方止。二十六日出江口,泛海洋趋昌国而去。晚泊一山下,得富直柔报:云李邺报贼使人招降越州,恐直趋四明。已定二十七日之天台矣。二十七日早至昌国。同宗尹人见舟中。是日食时,御舟发昌国。
  建炎四年(1130)正月初一日,车驾在海道。初四日同户部侍郎叶份。中书舍人李正民、綦崇礼,太常少卿陈戬及谏议大夫富直柔同对舟中。问圣体。是时扈从泛海者执政之外,止此六人而已。后,乘舟渡海。二月初五日对于江心寺。十七日车驾幸温州城,驻跸州治。迁入州中陈氏之居。二十一日对,再荐吴表臣。初至温,对江心寺即荐温人吴表臣、林季仲以补察官之阙。季仲奉其母避地山中,未至,表臣先对。二十四日同直柔弹杜充,且奏陈乞先罢相。三月初四日有旨。以初十日车驾进发。力言其未可。四月初一日车驾在定海县。初二日御舟至明州,晚同直柔对舟(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