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臣赵鼎年谱简编(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孙艳辉 发表于:2010-10-21 10:48  点击:
【关健词】赵鼎;生平
绍兴八年(1138)正月初一日,高宗在建康。赵鼎率百官遥拜渊圣皇帝于南官门外。六月,上奏《重修哲宗实录》。六月初九,监修国史。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主议和,群臣反对。赵鼎请问密启上,为之谋策。六月二十四日,复

  绍兴八年(1138)正月初一日,高宗在建康。赵鼎率百官遥拜渊圣皇帝于南官门外。六月,上奏《重修哲宗实录》。六月初九,监修国史。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主议和,群臣反对。赵鼎请问密启上,为之谋策。六月二十四日,复求去,高宗不许。是月,言建国公事情。十月引疾,除检校少傅。奉国军节度使。充浙东安抚大使知绍兴府。十月二十

一日,罢为检校少傅奉国军节度使、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十二月初二日,检校少傅奉国军节度使知绍兴府充醴泉观使,免奉朝请,从所请也。十二月,请祠除醴泉观使,寓居能仁寺。
  从绍兴二年(1132)十月至绍兴八年(1138)十月,是赵鼎一生建功立业的辉煌时期:自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江西安抚大使、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参知政事、右相、而左相。尤其是绍兴七年(1137)再次入相时,由正三品的正左奉大夫一跃而为正二品的金紫光禄大夫,连进四官,异乎常例。
  赵鼎两次拜相,立下很多功绩,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赵鼎对于岳飞、韩世忠、张浚等抗战将领的态度,一向是敬佩、热爱、支持和帮助,一贯采取满腔热情、积极信赖、大胆荐用、委以重任的姿态,把南宋初年的抗金精英,全都推上了前线。但同时也犯下一些错误,诸如定都临安,主持了对金和议等事件,直接导致了以后历史学家对他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当然,我们应该指出,赵鼎作为一个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人物,处在宋金战争的极端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既要面对金朝和伪齐政权,又要防备赵构、秦桧等人的投降阴谋,还要保护、支持一大批抗战英雄,一举手、一投足都影响重大,难免有许多失当之处,这些在某些方面也暴露出赵鼎政治上的弱点。
  
  高宗绍兴十年至十七年(1140-1147)
  五十六岁至六十三岁
  
  从绍兴九年(1139)开始,赵鼎的人生开始从辉煌走向流放,一再遭贬。九年二月,贬泉州;十年(1140)七月,责受清远节度使副使,潮州安置。在潮州居住四年左右,又在十四年(1144),移吉阳军。赵鼎在《谢吉阳军安置表》中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曰:“此老倔强犹昔。”十六年(1146)十一月得疾。鼎在吉阳三年,故吏门人,皆不敢通问。广西经略使张宗元时迁使渡海,以醪米馈之,太师秦桧令本军月具鼎存亡申尚书省。鼎知之,遣人呼其子汾谓之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诛及一家矣。”乃不食,于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二十日卒于贬所,年六十三。四方人闻之有泣下者。
  从赵鼎的一生经历中,折射出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相近的人生轨迹。他们年少时渴望建功立业。壮志凌云;任职做官后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历尽忧患、舍生取义。但是到了最后,朝廷却忘记了他们所有的贡献。扭曲他们的美德,把昔日的功臣放逐、流放,直至产生很多类似赵鼎的悲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