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 与农民观念、交往状况变迁——以安徽六安(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涛甫 发表于:2010-02-26 09:48  点击:
【关健词】中部农村;农民;思想观念;社会交往;信息传播
之后,就成为规范人的行为的观念力量,能够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与这种共享观念相符的组织结构 和制度。【31现代化一旦现成共享观念,就会对共 同体成员构成牵引力量,迫使人们选择与公共观 念相近的行为。 现代化理

之后,就成为规范人的行为的观念力量,能够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与这种共享观念相符的组织结构
和制度。【31现代化一旦现成“共享观念”,就会对共 同体成员构成牵引力量,迫使人们选择与公共观 念相近的行为。
现代化理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量化、评估指 标。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的英格尔斯(A.Inkeles) 就提出了现代人的14个特征指标。认为,具有现 代人格的人应有能够接受新事物、顺应社会变革、 主动获取新知识、乐于参与社会事务、不为传统所 束缚、具有个人效能感、可依赖性和信任感、敢于 挑战传统智慧、重视专门技术、对自己和社会生活 及未来持乐观态度以及平等观念和守法意识等14 个方面的特征[4 J。如果按照英格尔斯的14个指 标判断中国农村,的确会发现中国农村的变化在 相当程度上与现代化理论相吻合。一些关于新闻 传播与农村现代化研究方面的课题都得出了农村 发展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结论【5】。我们可以发 现六安地区农民观念中的某些方面确实表现出明 显地背离传统的趋势,呈现出诸多现代性特征,诸 如他们关心国家事务,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 欢迎社会变革,对自己与社会发展的前景都抱有 乐观态度;他们追求平等与独立,不愿意再继续传 统的生活习俗;他们热心公益,愿意为了社会发展 而牺牲个人利益,反对只顾自己发展,不管别人困 难。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至少在观念层 面,该地区农民对现代性价值观念的认同度是非 常高的。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 较,农村地区的信息认知、观念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并不很大。农村与城市之间虽然存在“信息沟”, 但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农村地区的信息资 源并不特别稀缺。
但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 演进之路,在调查中,我们既发现了农村观念和交 往方式的变化,是一种迂回式的演进过程。这种 迂回特征,与农村地区历经多年累积而成的文化 积淀个风习,不无关系。过去,我们往往以保守、 愚昧来居高临下地评价农村的滞后,借助现代化 的意识形态霸权,获得一种合法性支持。这种简 单化的批判,缺乏同情式的理解。实际上,不仅农
民如此,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在其演进过程
中,始终面临中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自身适应 系统的问题。“生命有机体通过既是适应性地又 是控制性地从环境中得到的信号与自身密码的一 致,从由环境提供的振荡‘噪声’中抽取相关‘信 息’,以此保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的和谐。”【61 农村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在既有观念、文 化系统中生长出一种异质符码系统,是在自身密 码之外的“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包含了非常复杂 的认知活动,仅仅用保守的标签打发农民在现代 化过程中的表现,是一种粗暴的宣判。在农村现 代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共享观念”的渗透、博弈, 既“现代化”与“乡土化”之问的博弈,彼此之间的 关系表面上看波澜不惊,但在一个共同体的微观 细胞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紧张感,这种复杂的观 念演进,不是我们远距离观看所能体会的。从我 们对中部农村的观念、交往行为的调查中,比较充 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农民对“新农村”政策的认知问题,不能 归咎于农民的保守。这与“新农村”政策传播方法 以及制度设计的技术性局限不无关系。“新农村” 建设政策的设计,需要有农民自己的参与,充分挖 掘农民的诉求,提高农民的参与度,这些方面可能 在政策设计之初,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
[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8.
[2]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M].中央编译出版杜,
1996:2.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75.
[4][美]阿力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 出版社。1985.
[5]顾炜程,朱娇娇.社会转型中农村的传播媒介与观念变 迁、交往格局的关系研究——以青浦农村家庭调查为例[J].新闻 大学,2007(2).
[6][美]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M].上海译文出 版社。1997:28.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