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SNS的社交传播模式及其前景分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杜立婷 周小楠 发表于:2012-07-31 16:40  点击:
【关健词】LBSNS;传播特征;社交网络
移位服务(LBS)与社交网站(SNS)的结合实现了“位置”与“社交”的交集,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和体验,同时也为社交网络的未来运营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基于移位服务(LBS)网站和网络社交服务(SNS)网站各自的发展状况,对移动社交网络服务(LBSNS)

LBSNS(Location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可译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是指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络社交服务。它的英文名称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移位服务)和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的组合,其意义在于彰显了 “位置”和“社交”的整合。不同于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对社交网站进行浏览,LBSNS更突出了“位置”的意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确定自己的方位并在社交网站上进行签到(check in),主动同好友分享自己的位置、查看附近的好友,还可以查看附近的服务信息,并享受合作商家提供的各类服务。“人”和“人的地理位置”,成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中两个核心信息,用户的媒介体验得到进一步完善。近几年,不管是LBS网站与传统SNS网站的合作,还是SNS网站自身推出的移动社交功能,都在迅速增加。更多商家与这些平台的合作,赋予了“服务”(Service)更加实际的意义,社交网络也因此发展成为集社交、消费、信息、游戏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一、LBS与SNS的发展概况
  LBS作为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它包含两个层面,即先通过移动网络定位技术确定移动终端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再基于这个位置信息提供各种增值服务。LBS网站的基本模式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客户端签到告知自己的方位,再进行一系列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活动或商业活动。在LBS出现以前,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按照时间维度组织的,而LBS的出现使信息有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LBS网站不同于传统社交网站关注“我是谁”的模式,突破了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所实现的“我在做什么”的模式,它通过用户的地点登入和信息分享形成了“我在哪儿做什么”的模式。它将时间、空间、行为这三个要素整合,并通过用户签到主动提供的方式,使信息传播者的个体行为得以显现。由于手机等用户终端的可移动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出信息,凭此显示了信息分享的及时性。
  LBS 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颁布了“911服务规范”, 该规范要求移动和固定通讯运营商实施一种关系国家和生命安全的紧急处理业务,即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跟踪并显示呼叫“911”号码的电话所在地。[1]起初的LBS服务限于定位、导航、查询、呼救等。Foursquare等网站的出现是LBS发展的里程碑。Foursquare是一个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提供服务的网站,不同于传统网站,它的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登陆,同他人分享自己当前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并获得相关的服务,如所在地商家的打折信息等。签到次数最多的用户会获得地主称号并可以得到商家的一些特别优惠。Foursquare于2009年3月上线,现在用户已突破1500万。除此之外,国外目前还存在着各种类型的LBS网站或应用,包括与Foursquare定位类似的Brightkite和Gowalla,以及通过基站定位提供永远在线定位服务的Loopt,它使移动终端同服务器相连接,只要某人愿意,就可以随时更新自己所在的位置信息,让好友随时看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另外还有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获取周边信息的手机浏览器应用Layar,以及大众点评类的LBS网站Yelp等。
  国内LBS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中国移动首次开通位置服务,如移动梦网品牌下面的业务“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找朋友”等。2003年,中国联通在其CDMA网上推出“定位之星”业务,用户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体验下载地图和导航类的复杂服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同时启动在PHS(小灵通)平台上的位置服务业务。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的普及率比较低,市场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几家大的运营商虽然热情很高,但是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顺利启动。[2]近几年,随着Foursquare的风靡,国内的LBS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较典型的如街旁、嘀咕、玩转四方、区区小事等,但大多是对foursquare的简单复制。另外一些点评网站和SNS网站也引入了LBS应用,如大众点评网提供手机客户端的下载,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登陆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在商家的服务和产品进行点评,也有机会获得签到商家提供的优惠等。
  SNS 网站的起源可追溯到1997年六度网(Sixdegrees.com)的上线,六度网在当时就已具备了用户信息展示、个人档案与好友列表创建、朋友交际等基本的社交功能。由于网站理念过于超前、网络技术发展的限制以及网民不适应等原因,六度网于2000年寿终正寝,但它为后来的社交网站奠定了基本功能和网站构架范式。[3]2002年上线的Friendster以及后来取代它的Myspace使社交网站爆炸式发展,个性化页面定制、状态发布等功能的增加以及营销手段的改进使得Myspace一举成为社交网络中的佼佼者。在此之后,由哈佛大学学生马克·扎各伯格创立的Facebook逐步发展并击败Myspace,成为社交网站中的领头羊。
  出现于2005年的51.com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站,同年12月,校内网作为第一个针对高校用户的社交网站在国内上线,2009年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交网站,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的Facebook。2008年上线的开心网则主要针对白领用户群。这类传统的社交网站大多是照搬Facebook模式,同质化严重。除此之外,以Twitter为模板的微博以及产品和应用更为复杂的豆瓣等也属于SNS的范畴。  经过多年发展SNS网站不仅积攒了大量用户,其庞大的用户数据也形成了资源丰富的营销平台。许多LBS网站在发展之初就意识到了SNS将是其发展最好的载体,因此它们选择了与SNS网站合作,充分利用社交网站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用户基础,而不是再去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交平台与强大的SNS网站竞争。以街旁网为例,建立之初街旁网就与人人网、豆瓣、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合作,用户在街旁网签到时可以同步更新到自己使用的SNS网站上,目前街旁网一半以上的用户都已经绑定了自己的SNS网站。通过这样的合作,LBS网站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用户,同时也实现了以SNS为平台的口碑营销传播。当然,SNS网站自身也对这一市场紧盯不放,Facebook于2010年8月推出了自己的LBS应用Facebook Place,同年底人人网发布了“人人报到”,2011年3月新浪也推出了支持拍照和签到的“微领地”服务。
  SNS(社交网络服务)集合了英文中的社会交往软件(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社会交往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会交往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和社会交往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概念。[4]目前,SNS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超越了盛行的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SNS这一集合概念起源于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即“一个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不会超过六个人,也就是说,通过不超过六个人的中介你就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这一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会不断扩大,最后形成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SNS社交网站的模式就是通过原有的社交圈的扩大,实现人脉网络的扩展。社交网站用户拥有自己的个人页面,朋友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它实际上是集博客、即时通讯、RSS(好友动态订阅)、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媒体内容的展示和分享、网络游戏甚至电子商务等多种应用于一身的平台。(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