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周林玲 发表于:2011-08-22 10:09  点击:
【关健词】“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拉美模式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对关于“中国模式”的众多问题加以思考,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改革理论与发展道路的认知态度的演变中进行分析,到底是“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更能发展本国经济;是拉美模式还是中国模式更能吸

 Summary: As Chinese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the research about “China model” become extensive and deeply with days. This article is also on the “China model” to reflect on the many issues that come to mind. Whether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or the "Beijing Consensus" is better to develop our economy. Whether the “Latin American model” or the “Chinese model” is more attractiv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ye and world’s vision. The analysis 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attitudes on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ath, whether the “China model” or “Chinese path”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hen we promote it.
  关键词:“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 拉美模式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Key words: “Washington Consensus”“Beijing Consensus”Latin American model China model Chinese path
  作者简介:周林玲(1988-),女,江西吉安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模式”成为众多学者甚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有学者对此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一词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存在许多的不足;相较之下,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一些相当重要的经验。然而“中国模式”起源在何处?争论之焦点在何处?
  一、争论之起源
  拉美模式出现极大的问题,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众多的学者认为华盛顿共识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共识,这就涉及到对这两者的评价问题。
  (一)“华盛顿共识”
  1989年,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约翰·威廉森在一篇名为《华盛顿共识》的论文中,系统地提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各项主张,包括实行紧缩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三点: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稳定化。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 “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1]。 自此“华盛顿共识”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始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以全面自由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政策。但是“华盛顿共识”在实践层面上却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成功,拉美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危机。由此,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E·施蒂格利茨在1998年首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的概念,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因此,“后华盛顿共识”不仅关注增长,还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它还指出市场力量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承认政府在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倡导的私有化和经济紧缩政策。
  (二)“北京共识”
  2004年5月11日,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论文,其作者是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伯·雷默。文中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了客观公正而系统的论述。他写道:“中国正在指引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秩序接轨,同时使他们真正实现独立。我把这种新的动力和发展的物理学称为“北京共识”。”[2]
  缘何两个最无视“华盛顿共识”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诸如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等“华盛顿共识”的忠实追随者却付出了社会和经济的代价?
  二、原理之实践
  拉丁美洲是“华盛顿共识”的坚实执行者,它们力图走美国式的道路来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但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到1980年,人均GDP,墨西哥达1316美元,巴西1925美元,智利2057美元,阿根廷超过4000 美元,各国大体上超过1000美元。但从此就一蹶不振,经济增长乏力,其后20年中基本维持在1%~2%的低速增长,而贫困差距日益扩大,治安混乱,社会失衡,政局动荡。然而中国即使在面对大灾大难时亦能保持GDP以8%的速度增长。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
  在“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下,拉美国家都把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的范围、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党在国家中的作用作为实现市场化的一种关键,因此,“华盛顿共识”影响中的政府是小政府、弱政府,也被称为“大市场、小政府”,一句俗语“管的越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被视为金玉良言,这使得他们的政府在经济中不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因此一些拉美国家出现了政党危机。
  与此相反,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意识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故而采取了一种经济改革优先、政治改革滞后的策略。“从国家的自主性的角度讲,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明确自主地位、提高自主能力来推动和塑造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发展的过程。”[3]中国政府始终以一个负责任的形象存在于人民的心中,始终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因此墨西哥《每日报》2004年5月24日刊登了题为《中国:亚洲的地平线》的文章,认为中国奇迹是依照自身情况理智制定社会经济政策的结果。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