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语境下的叙事重构与文化反思(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王一丽 刘学义 发表于:2011-07-05 10:16  点击:
【关健词】“赵氏孤儿”;叙事重构;文化反思
(二)崇高的消解与对复仇的悲剧性解构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敷衍了一个悲剧性的历史故事,更在于全剧悲壮的基调。义是剧中悲剧人物的思想核心。如义放程婴而自刎的韩厥将军,撞阶而死的公孙杵臼和

  (二)崇高的消解与对复仇的悲剧性解构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敷衍了一个悲剧性的历史故事,更在于全剧悲壮的基调。“义”是剧中悲剧人物的思想核心。如义放程婴而自刎的韩厥将军,撞阶而死的公孙杵臼和舍子救孤的程婴等,他们身上都洋溢着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赵氏孤儿》的悲剧主人公不是赵孤,而是救孤义士群体,他们才是悲剧的英雄,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在生与死的两难中,悲剧英雄的人格精神得以升华。
 

  影片《赵氏孤儿》将原来的忠义故事改写为程婴与屠岸贾之间的复仇,而赵家的灭门之灾不过是背景、一个语境而已。庄姬夫人临死时,嘱咐程婴,不要告诉孩子父母是谁,也不要告诉孩子仇人是谁,让他过普通百姓的生活。从程婴儿子顶替赵孤死的那一刻,赵家就从整个叙事话语结构中淡化、模糊,乃至渐渐消失了。程婴背弃了自己对庄姬夫人的承诺,把赵家孩子带到屠岸贾面前,骗他说这是自己的儿子程勃,并拜屠岸贾为义父,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复仇。程婴反复所说的“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孩子带到他(指屠岸贾)面前,告诉他这个孩子是谁,我是谁”,充满了复仇的犹疑与悲苦。元杂剧中程婴原有的传奇性的自我牺牲这一叙事情节,建构了崇高的悲剧意蕴。而影片《赵氏孤儿》从程婴身上剥离掉主动牺牲的义举,转向人性的探索,重在渲染不确定的命运因素给予主人公的致命打击与复仇的复杂情感体验,造成崇高的消解与对原作悲剧性的解构。
  通常,读者阅读复仇故事,满足的是人们心理期待的对正义感的实现要求。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对赫克托耳实施了他愤怒的报复,在面对赫克托耳年迈的父亲的请求时,他又同意将赫克托耳的尸体还给其父。除了人性中爱的闪光这一侧面外,从阿喀琉斯这一行为中,也不难看出他对自己残酷复仇的一丝怀疑和否定。《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在实施了他的报复计划后,他虽然成为两个庄园的主人,但是凯瑟琳已死,他的爱情没有归属。同时,他身边的人都对他充满仇恨和鄙视,希斯克里夫终于孤独地死去,留下一个尴尬的无意义的复仇的结局。影片《赵氏孤儿》在保留程婴献子并目睹其惨死、程婴忍辱负重等悲剧性情节叙事外,更向深层挖掘主人公隐忍实施报复的复杂情感体验,更多地强化了其茫然、怀疑、失落等情感。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人物内心独白,这充分复杂化了的心理、情感,正是对复仇价值的消解与解构。
  应该说,在现实语境下将传统故事给予现代诠释的改编策略,是具有创新价值的。元杂剧《赵氏孤儿》为影片提供了通行与超越的路径,与此同时,如何将原剧崇高的悲剧精神与当下观众的审美诉求相结合,做到继承与创新并重,传统与现代交融,则值得进一步反思。
  注释:
  ① 黄卉:《论悲剧历史剧〈赵氏孤儿〉》,《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12期。
  ②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④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参考文献]
  [1] 胡吉星.“史”与“剧”的叙事——《赵氏孤儿》版本流变的历史解构意义[J].名作欣赏,2008(10).
  [2] 李宏.桥与墙——《赵氏孤儿》的悲剧意味阐释[J].戏剧文学,2008(11).
  [3] 刘敏言.经典名剧的现代转换——从“赵氏孤儿”到“程婴救孤”[J].艺术评论,2004(02).
  [4] 王思齐.论纪君祥《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改编及其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9(06).
  [作者简介] 王一丽(1973—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空军航空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批评;刘学义(1973— ),男,山东青州人,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媒体。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