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负儿童自我认同偏离的干预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琳 发表于:2010-09-27 11:36  点击:
【关健词】受欺负儿童
 一、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   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主要涉及到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和自我归属感的获得,那么我们可以将儿童对欺负的自我认同界定为儿童对自身是否受欺负的辨认,形成"我是/不是受欺负的"、"我应该/不应该受欺负"等一系列自我认知和评价。以自我认同为标

一、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
  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主要涉及到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和自我归属感的获得,那么我们可以将儿童对欺负的自我认同界定为儿童对自身是否受欺负的辨认,形成"我是/不是受欺负的"、"我应该/不应该受欺负"等一系列自我认知和评价。以自我认同为标准,可以将受欺负儿童分为两类:受欺认同儿童(self-labeled victims)和受欺否定儿童(non- labeled victims)。
  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与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知觉有着密切关系。关于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镜像自我"形成的过程。而Crick等认为,人际知觉的准确性是重要的社会技能指标,儿童的自我知觉对其同伴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而洛克则将自我认同描述为对自我同一性的认可[2]。
  同时,自我认同作为欺负过程中的一个变量,起着一个过渡作用。Stockdale,等人研究发现受欺认同儿童与受欺否定儿童相比,在过去7天遭受过更频繁的欺负[3]。Unnever和Cornell在对中学生欺负报告决策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结论,他们发现年幼儿童和遭受长期欺负的儿童更易报告被欺负,并且猜测受到身体欺负的儿童会更容易报告这种公然违背校规的行为[4]。不难看出,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与受欺负的频率和方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二、干预途径
  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偏离,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儿童在遭受欺负之前,原有的自我认同能力就存在缺陷;另一种是儿童在受欺负过程中被迫改变了原来已有的自我认同。我们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对儿童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反馈及心理健康教育,有区别地对欺负进行干预。
  对于原有自我认同能力存在缺陷的儿童,可以通过自信心训练和交往技能训练提高儿童的自我认同能力。首先,OpMoore和 Kirkham发现缺乏自信能力的低自尊学生更有可能被同伴欺负。应该引导受欺负儿童进行正确地归因,建立必要的自信心,使其正确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危机,避免消极的自我否定。其次,部分受欺负儿童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能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相处。
  对于因受欺负而被迫改变已有自我认同的儿童,主要通过教师干预和朋辈支持帮助受欺负儿童恢复恰当的自我认同。教师干预是目前国内外欺负干预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由于其权威性,对欺负的干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欺负的态度,容易形成共识,也更方便已有欺负的解决。另外,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让学生正面接触有关欺负的知识,摆脱欺负在儿童心目中的神秘感和受欺负的羞耻感。已有研究表明,教师领导的欺负干预能够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5] [6]。除了教师干预,同伴关系是欺负发生的最直接背景,同伴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广大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6]。
  三、问题
  随着对受欺负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探索欺负过程中主客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社会认知水平对欺负的影响,研究欺负的自我认同无疑又使我们向欺负的本质迈进了一步。但是我们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研究受欺负儿童的自我认同时,如何衡量儿童对欺负的认知水平,即怎样的量化才是合理的,才是在儿童的理解范围之内的;其次,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还有许多概念性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澄清,而文化作为植根于人类社会的心理源泉,作为大多数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的。
  
  参考文献:
  [1]Crick N R ,Dodge KA.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115 :74 -101.
  [2]M.T. Theriot et al. /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7,2005,979-994.
  [3]Stockdale, M. S., Hangaduambo, S., Duys, D., Larson, K., & Sarvela, P. D. 2002.Rural elementary students', parent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bullying.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6(4): 266-277.
  [4]Unnever, J. D., & Cornell, D. G. (2004). Middle school victims of bullying: Who reports beingbullied?Aggressive Behavior, 30, 373 -388.
  [5]Smith,P.K.,&Sharp,S.(1994).School Bullying:insight and perspectives.London:Routledge.
  [6]Eslea,M.,&Smith,P.K,(1998).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anti-bullying work in primary schools.Educational Research.40(2):203-218.
  [7]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