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的教育伦理思想及其现代 启示(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乐爱国冯兵 发表于:2010-02-26 10:42  点击:
【关健词】<礼记•学记>;教育伦理;师道;师德;师生关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教育的失败主 要应该归咎于教师,大致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 教师自身学养低下;(2)教学无诚意;(3)违背教 育规律。究其根本,则是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 神。 因此,《学记》对于为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教育的失败主 要应该归咎于教师,大致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 教师自身学养低下;(2)教学无诚意;(3)违背教 育规律。究其根本,则是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 神。
因此,《学记》对于为人师表者提出了很多具 体的要求。在自身的学识素养上,作者说:“记问 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仅仅靠死记硬背书本 知识来应付学生的提问,这样的学养水平显然是 不够的。即使无法学富五车,但至少应能够将知 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必须熟知教 育规律,懂得教育成败的根本原由何在,并充分了 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文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 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又指 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因此,对于教师来 说,重要的工作就在于“长善而救其失”,扬学生之 长,补救其不足。同时,教师也还要注意教学方法 和技巧。《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 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 喻,可谓继志矣。”又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 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辞简约精妙、明白晓 畅,态度含蓄温和,循循善诱,勿使学生产生抵触 情绪,等等。而且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应懂得先 易后难的道理:“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 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教 师通过反复辩难,逐层深入,让学生真正领会知识 要点。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也应当根据学生提 问的范围和深浅程度,耐心倾听之后再予以相应 的解说,就如撞钟一样,“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
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事实上,教师能够达到上述要求,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
就自不待言了。

四、从学之道   一

若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顺利进 行,获得成功,学生也必须遵守相应的学习伦理规 范。归纳起来,《学记》中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尊师敬长。“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因 此,《学记》又以上古时期的学者为喻,强调了教师 必须受到尊重的理由所在:“师无当于五服,五服
弗得不亲。”老师虽然与五服之亲没有关系,但没 有老师的教育,五服之内的宗亲就不可能懂得彼 此亲和,进而整个社会就会全然无序。而在学习 过程中,懂得尊卑长幼之分,敬顺长上也是很重要 的,前述教之七伦中就有年幼者“学不躐等”的教 诲。
(二)为学要务本。尧、舜、禹三代圣王祭祀河 流时,因为河是源头,海是众河之汇,所以都先河 而后海,《学记》认为“此之谓务本”。引申到学习 上来,“务本”就是要懂得“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 信不约,大时不齐”的道理。此处的“不”并非简单 的否定,而是指“不拘于”的意思⋯∽465)。作者认 为,学习的终极之道,就是要去除“官”、“器”、 “约”、“齐”等小节的烦扰,而立“大德”、“大道”、 “大信”、“大时”,即至上的道德观念为本。
(三)勤学。《学记》说:“故君子之于学也,藏 焉,修焉,息焉,游焉。”君子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 在休息、游玩的时候,随时都能够留心于学习知识 和提升修养。所以,《学记》接着指出:“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 而不反也。”认为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可以既与师 友相处和乐融洽,又对于所学始终都笃信不疑,最 终取得学业的成功。
(四)善学。《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 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 之。”善于学习的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 让老师感觉教起来很轻松,而且还会由衷地称颂 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则恰恰相反。由此 可见,学生是否善于学习,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 个重要原因。那要怎样才算“善学”呢?《学记》 里有三处较为重要的观点:一是“善问”和“善待 问”,前述老师在教学中所应当掌握的道理在此同 样可以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历代注家对于“善问” 和“善待问”的主体究竟是指教师还是学生,均莫 衷一是。但《学记》说“此皆进学之道”,依笔者看
来,当是指师生共同的准则。二是要懂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道理。《学记》举了三个例子:优秀 冶铸工人的儿子模仿父亲熔铸金属的技巧,学会 了用兽皮缝缀裘袍;同样,优秀制弓匠的儿子也通 过观察而举一反三学会了编制簸箕;要训练马驹 驾车,就必须把它系在车后,等它先看惯了车辆奔 跑,才可以让它去前面拉车。学习者必须真正理 解到这其中的道理,才“可以有志于学矣”。三是 要循序渐进。《学记》强调,学习音乐当从练习指 法开始;学作诗也应当先学习比兴的表现手法;不 学习各种杂事之礼,也无从学好礼法。因此,学习 必须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方可,即所谓“先从小 起义也”。

五、现代启示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中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音
似乎越来越大,高校里的师生冲突事件更是屡见
报端。由于大学生已经成年,有了自己基本成型 的独立人格和思想见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就显得 比较复杂,反映出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在被新闻 媒体报道的事件中,有老师批评学生逃课引起反 抗,进而发生肢体冲突的,也有学生质疑老师授课 内容的,等等,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并引发了有关师生关系问题的热烈讨论。因此, 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教育伦理,已成为 了新时期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我国博 大精深的传统思想文化体系里,许多著名的经籍 中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可以为解决这一时代 课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譬如说这一篇《学记》。
‘《学记》篇中所描述的理想的学校教育,与现 代教育自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的一些内容,比如 学制安排,考校制度,以鞭笞体罚来树立师道之威 的教学方式,等等,在现代教育中都不具备多少参 考价值。即使是在之后的教育体系中,其制度设 计也没能得到完全贯彻。但是,作为我国有据可 考的最早的教育专论,《学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 的教育观念,如“教学相长”的提法,就可以说是至 理名言。而对于当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说,(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