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说《歧路》中的描述性称谓体系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匡伶 夏学岩 发表于:2014-07-10 14:38  点击:
【关健词】称谓 描述性 顺应性 《歧路》 人物关系
摘 要:黑田夏子的小说《歧路》采用描述性称谓代替传统的人称代词。为顺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称谓的描述往往也发生变化。每个主要人物身上都有数十种称谓,这些称谓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构成一个独特的描述性称谓体系。根据其描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年龄描述、身份描述、关系描述、评价描述、动作描述。这些互不相干的片段式称谓描写,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示了人物性格、人物之间的纠葛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

     引言
  黑田夏子的小说《歧路》获得了日本第24届早稻田文学新人奖和第148届芥川文学奖。七十五岁的女性新人作家、芥川奖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不使用固有名词和代词、横版印刷(日本文学作品一般都为竖版)、挑战了日语极限的超实验小说等等,这部话题性十足的作品从一出现就备受瞩目。
  小说讲述了日本明治时期一个小家庭分崩离析的故事。在这篇两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说里,作者采用了意识流式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主人公从四岁丧母到四十二岁丧父之间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的人物纠葛。复杂的长句,跳跃的思维,缓急交错的节奏,片段式的章节,作者利用纯熟的技巧赋予了这个看似老套的故事一个全新的生命形式。
  不使用人称代词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小说中从头到尾没有一处固有的人称代词,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物身份的各种描述。这些描述性称谓和谐共存又相互作用,本文拟从称谓的描述方式及其表达效果方面来简单分析这一独具特色的称谓表达形式。
  一、描述性称谓体系的特点
  1.“复调性” 关于称谓的研究由来已久,不仅是语言学家,也是人类学家、文化学家、心理学家涉足的领域。然而在《歧路》这部小说中称谓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有关称谓的传统理论似乎不完全适用于这部作品。“称谓”一词也不足以概括该作品中出现的描述性称谓表达体系。
  “复调”原是音乐创作技法,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俄罗斯文艺评论家巴赫金在评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了文艺评论的领域,并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复调小说”。其后又出现以米兰·昆德拉为代表的一批“复调小说”的实践者。
  在《歧路》这部作品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对同一人物采用多种称谓描述,各种表达错落迥异,相互层叠。犹如复调音乐中的多声部交叉混合到一处、同时鸣响产生惊人的效果一样,小说中的多种称谓既各自独立,又和谐地统一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创造出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这和“复调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说颇具“复调音乐”的效果。
  在这里,称谓的功能不再仅仅是表达称呼或体现人物关系,它们能传达的内容远远超过称谓本身。小说共有三个主要人物,称谓表达却有两百多种,每个人物的称谓都多达数十种。这些面目各异的称谓众声同啸,自成系统,其结果正如黑格尔在谈到人物性格的塑造时所说的那句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
  2.顺应性 动态性是语言选择的最本质特征。人们在交际中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语言选择都是对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做出的顺应。人物的身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人物总是在同一种身份下进行活动。随着影响人物定位的各种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人物会对自身及对周围人的身份进行重新审视,对彼此的身份进行重新确认。称谓的变化便是这种重新审视和重新确认的外在表现。
  以小说中的复数称谓为例,在家政工出现之前,复数称谓主要指代父子关系,比如“失去亲人的两个人”“父子二人”“自己二人”等等。孩子十五岁那年家政工刚刚到来时他们的关系变成了“雇佣方”“同谋者”“合作者”。但随着父亲和家政工之间产生男女之情,复数代词的指代对象也变成了父亲和家政工,比如“两个大人”“两个相连的影子”“牵着手的两个人”等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称谓的变异,都是人物对心理世界和外部环境的顺应产生的变通和妥协。
  再比如对孩子的称呼,在母亲去世前,他是“幼儿”“小孩”“四岁的孩子”;母亲去世后变成了“死者的孩子”“五岁的孩子”“七岁的孩子”“十岁的孩子”;而在家政工进入这个家庭后他变成了“那家的独生子”“雇主的儿子”;随着矛盾的发展他又成了“未成年人”“已经不是小孩的人”“学生”“二十岁左右的人”;二十二岁时离开家后,他的身份是“离家出走的人”“忘恩负义的人”“三十二岁的人”;在父亲晚年病重时他的身份是“衰弱者的儿子”“父亲垂危的人”“没有丧鞋的人”“曾经的住户”等等。
  据笔者统计,这部小说中出现的称谓种类共有225种。其中指代孩子的称谓最多,达到86种,指代父亲的有62种,指代家政工的有40种,指代母亲的有6种,复数23种,其他8种。这些称谓既有来自外界的评价,也有人物对自身的定位,但无一不是审时度势做出的调整反应。若要说称谓的顺应性,这部小说恐怕称得上是个绝好的例子了。
  二、描述性称谓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有很多面,有很多社会属性,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各种活动。如果将这些多面性、多重属性、多种动作来代替这个人物的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下面将通过列举小说中某一章里出现的人物指示代词,来分析这一独具特色的称谓体系。
  1.称谓的指代对象及类型 “解释”是这部小说的第五章,在母亲去世多年以后,这个家庭的成员构成发生了变化。原先的佣人相继离去,家里新来了一个年轻的家政工。在三人共同生活的两年时间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而称谓是表现这些变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本章共出现四个人物:孩子、父亲、家政工、老佣人。按照指代各人的称谓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整理如下:
  (1)指代孩子的称谓:绕到房子背后去的人、十七岁、小孩、十岁的孩子、断然不想学(家务)的人、一个未成年人、很久之后才发现穿行而过的正前方是夕阳方

       向的人、绕过走廊透过玻璃朝里张望的人、问对方是不是要出门的人、被告知的一方、那家的独生子。(其中“十七岁”出现3次,“小孩”2次,其余为1次)
  (2)指代父亲的称谓:终于有了专用坐席的人、步入老年的繁忙之人、赚钱养家的人、步入老年的人、雇主。(其中“赚钱养家的人”出现2次,其余为1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