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音乐与民族性格关系的角度浅析非物质文化的保护(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李婵娟 发表于:2011-07-21 12:27  点击:
【关健词】民族音乐 民族性格 非物质文化
当然,民族音乐的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是不能完全割裂开理解的,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实现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过程,这种文化最终的阐释方式就是民族性格的展现,以时代的特征和背景为参考行程不同的风格。比如在战乱

  当然,民族音乐的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是不能完全割裂开理解的,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实现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过程,这种文化最终的阐释方式就是民族性格的展现,以时代的特征和背景为参考行程不同的风格。比如在战乱的年代和太平盛世所流传的民族音乐类型就是完全不同的,战乱时代的多激烈昂扬的曲艺形式,而太平盛世多温和柔美的曲艺形式,这种社会大背景同样可以根植于民族性格的形成上,民族性格的形成也同样有多个维度,地缘上的因素是相对最为固定的,而社会大背景的变迁是影响民族性格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民族性格的温和与激烈导致在音乐创作上的风格的变化。将民族性格与民族音乐连接在一起进行观察不难发现,民族音乐都是对于民族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通过民族音乐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大的族群的整体性格特征,从而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
在现今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潮中不难发现大众已经开始注重文化的流失现象了,文化的流失和文化的保护也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没有文化的流失就不会有保护的意识,所以现在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就是如何保护的问题。现代传播媒介越发增多而文化的流失现象却越发严重,其实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的源头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的产生跟社会变迁和社会开放性增大不无关系,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引起民族意识变化是必然的,民族意识的变化在一段时期之内也会引起民族性格的变化,从传承本族原始文化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个打击。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它不可逆转的保守性的一面,这种保守性也是上文提到的“史态”的表现之一,正式因为有这种保守性的存在,才能够将小规模族体的曲艺文化通过内在传播和代际传播的方式流传下来。随着社会开放性的不断增大,族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增强,年轻人外出务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外面世界不同的生活模式对于长期在民族聚居区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吸引,这种文化的碰撞和异文化的吸引会极大的导致属于他们自身的民族性格的流失,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的中断。现而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旨也就是希望能够把这种文化中断的现象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面对现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的诸多困难就是流失文化的不可复原性,这无疑是文化保护中最大的遗憾,然而这种现象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够补救的,任何民族文化现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稳定的民族性格和心理状态可以在相似族群附近寻找“同宗”文化。文化在一个族群内部的形成和一个家族的形成有相似之处,类似于血亲维系的人物关系,文化也可以在附近领域找到相似的“同宗”文化,这种“同宗”文化就是以相似的民族性格作为文化连接的,笔者认为,找到“同宗”文化是连接中断文化最有效的方法。
  民族音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很小的一个子环节,透过这个子环节和民族性格的关系能够将文化的主观客体和客观客体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并且发挥这对关系的核心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某个族群或者某几个族群的任务,更是整个人类社会都需要付出行动的关键领域,只有人类保护并成功延续了自己的文化,才会让人类的整体文明得以延续,多元文化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正维《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3] 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第3期
  [4] 薛艺兵《写音乐与写文化———设问与反思》,《音乐研究》,2009年第6期
  [5] 冯光钰《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变迁与“同宗”现象》,《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婵娟,1990年5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08音乐学专业本科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