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汪伟 发表于:2012-07-11 16:03  点击:
【关健词】 人才素质; 培养质量; 能力
提高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会计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清楚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要将学生培养成理实交融,内外兼顾的复合型人才。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弥补当前课程构成内容的不足。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仅在量上不断增加,在质上也不断提高。本科会计教学如何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渴望,是摆在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确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保证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所能达到的最终结果。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统驭和指导作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对会计人才培养在素质方面达到的总体要求。会计人才素质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引发的会计业务的能力,包括会计业务处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计算机会计处理的综合能力、跨国会计的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人文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对生存环境应具备的适应能力,包括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字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哲学思考能力等。道德素质是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操守能力和公共道德水准,包括人生目标的理解和实现、诚实守信思想品格的养成、对服务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素质培养最终要落实在能力培养上。通过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理论把握与实际操作相互融合的能力,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相互补充的能力,国内业务处理与国际业务处理相互协调的能力,会计准则遵从与会计业务创新相互完善的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能从一定的战略高度和所服务对象的长远发展角度去把握会计工作,使会计能真正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此,会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会计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软件操作,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处理问题灵活,综合素质优异,成为在会计、财务领域从事会计组织管理、会计业务核算、会计制度设计、审计等工作中能发挥出色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本科会计培养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会计理论的渗透,使其成为理实交融,内外兼顾的复合型人才。
  二、科学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前提
  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的。学习哪些课程,掌握哪些知识,理解哪些文化这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高等学校现有会计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看,基本上能满足对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变动的余地也不大。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是就会计学会计,学了很多的会计方法,但对会计所反映和监督对象的实际内容知之甚少。比如学生不知道机器设备的构成和使用原理,不知道产品生产的一般流程。不会看施工图纸,不知道建筑工程的一般程序等。由于缺少这些知识的培养,使得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在校内所学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就显得非常单薄,应对工作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应该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一类课程,即专业服务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会计对象理解的需求,使会计处理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些课程包括机械学、建筑学、交通运输学、金融及其衍生品管理学等。
  另外,对于选修课的设置,可考虑学生的自愿和将来从事的工作性质,将其分成几个方向,如会计电算化处理方向、资本运作方向、国际会计方向、审计方向、法务会计方向等。每个方向都开设与其有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有利于学生选取恰当的课程进行学习,避免浪费学生的学习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讲授法仍然是高校会计教学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应当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但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开展讲授法。另外如何将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记住。事实上,会计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是需要记忆的。
  讲授法应重点讲解以下问题:一是讲会计原则。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有很多原则规定,原则问题必须讲清,比如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债务重组的处理原则等。二是讲会计规律。比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会计的一般处理程序等。三是讲会计方法。会计处理方法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稳定性是指会计固有的,由会计内在属性决定的,不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的会计处理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灵活性。教师在授课时,更多注重会计方法稳定性的讲解,对灵活性问题更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扩大其知识面。
  案例教学法应是讲授法重要的补充方法,它适用在一个单元课程和相关单元课程结束时使用。案例的设计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正面案例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本单元的授课内容,尽可能地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中。反面案例主要由学生分析案例结果的正确性,提出理由,并给出改正方法,同时还要指出按原方法处理产生的后果及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整体观,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恰如其分,不可使用过多。
  讨论式教学法一般适宜在高年级学生中的有关拓展类课程中使用。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对于一些特殊事项、特殊业务可能在有关的财经法规中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其处理方法主要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当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去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这样的问题可能涉及若干种方法。会计工作就是要从中去寻找最合理的一种。讨论式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从容解决一些新业务新问题,增强学生驾驭会计工作的能力。  四、动手能力的增强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学后要在工作中运用。对于在校生而言,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和修改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评价学生会计素质的重要标准。要强化学生计算机会计处理能力的培养。在讲授计算机会计理论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实训,争取对国内主要软件出版商的软件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作为本科学生,还要比专科生和中专生更强调的一个层次就是对会计软件的完善能力。怎样把通用会计软件与本单位的具体会计实践相结合,对原有的会计软件怎样进行完善;软件运行中出现了问题怎样解决;会计软件的日常维护能力等方面应是会计本科生掌握的。(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