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内债成因及解决办法探析(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国娬 周修宇 发表于:2011-07-12 10:23  点击:
【关健词】高校; 内债; 预算管理; 成因; 解决
4.高校自筹经费能力难以满足资金需求,预算执行缺乏刚性,校级财力未得到有效支撑 高校自筹经费能力不足一直是束缚高校事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办学收入的增速低于

  4.高校自筹经费能力难以满足资金需求,预算执行缺乏刚性,校级财力未得到有效支撑
  高校自筹经费能力不足一直是束缚高校事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办学收入的增速低于支出的增速。大多数高校仍未将筹资战略与策略作为努力推动高校发展的有效手段,致使筹资的主动性不强,没有与自身事业发展规划挂钩,有一定的随意性。
同时,由于高校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意识不够,校内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预算管理观念淡薄,财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目前高校预算管理明显弱化,在预算执行中随意调整、追加的现象比较严重,预算指标没有约束力,起不到刚性和权威的作用;预算编制也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造成学校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学校发展规划和事业计划与学校的资金供求相脱节,加重了资金供给矛盾。
  再者,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校级财力与二级财力的收入分配激励与公用支出成本分担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校级财力的可支配资金总量;另一方面公用支出全部由学校承担,不利于二级单位节约开支,增加了学校支付公用支出的资金压力,导致校级财务主体与二级财务主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学校财务出现结构性赤字。
  (二)内债对高校财务状况的影响
  由于内债相当于无息的资金周转利用,因此当高校校级财务主体缺乏事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时,首先会使用内债来解决。
  内债是把双刃剑,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会导致财务风险。如果对内债控制得当,可以使学校在不影响资金流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金,保证事业正常发展。但是内债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如果校级财务主体预算赤字过大,内债也随之扩大,可能在使用了学校所有的资金沉淀后仍然无法满足需要,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引发财务危机。也就是说,当内债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使结构性赤字转化为预算总量赤字,导致资金总量短缺,周转困难,严重影响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内债的构成
  
  (一)高校内债的构成项目
  高校内债的项目由专项结余资金、各项应付款、校内基建欠款、银行账户存款构成。
  1.专项资金结余
  这里所说的专项资金结余是广义的,既包括项目支出结余,也包括基本支出结余。专项资金结余是专项资金收支相抵后,减去专项资金应收及暂付款之后形成的结余。
  (1)教育经费资金结余,包括“985工程”专项、“211工程”专项、修购专项、其他国家专项等教育经费专项拨款结余及校内科研经费指标结余。
  (2)科研经费结余,包括纵向科研经费拨款结余和横向科研事业收入结余。
  (3)其他经费专项拨款结余。
  (4)基本建设专项拨款结余。
  (5)校内二级单位可支配收入指标结余,包括教育事业收入指标结余和其他收入指标结余。
  (6)代管款项资金结余。
  (7)专用基金结余,包括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资金结余。
  2.各项应付款
  (1)应付及暂存款,包括尚未计入收入的暂存款、应付人员经费、应付质保金、预收款及其他应付款。
  (2)应交税金。
  (3)校内信用借款,指借入款项科目反映的校内借款期末余额。
  3.校内基建欠款
  4.银行账户存款,包括基本账户存款、收入汇缴户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高校内债的计算公式
  高校内债=专项结余资金+各项应付款+校内基建欠款-银行账户存款
  将各计算项目的期末余额代入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各个会计期间的高校内债金额。如果计算结果小于等于零,则说明学校没有内债。
  
  四、高校内债问题的解决途径
  
  正是由于结构性财务赤字引起了内债,因此解决高校内债问题必须从避免出现校级财务赤字入手,在国家政策、制度规定和高校财务管理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一)完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建立适合高校运行特点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加强高校自主的资金支配权
  政府在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探寻一种既能符合国家公共财政的改革思路,又能为高校的财务管理乃至整体运营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解决方案,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高校实施灵活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采取变通的做法,提高高校统筹资金的能力,以促进高校事业的正常发展。扩大高校可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可由国家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专项资金作为非限定性支出,允许学校对其统筹使用,从而增加学校可支配资金的数量。
  (二)制定符合预算管理要求的高校会计制度
  针对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改革会计制度,打破统收统支的核算模式,明确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当年未完项目收支差额结转至净资产科目,留待下年继续使用,不在支出科目中反映。
  具体地说,就是收入和支出总账科目均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使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别与收入相对应。同时,将资金按照用途和使用时间划分为限定性资金和非限定性资金,并增加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在年终结转收入支出时,将当年未完项目收支差额分别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这样,实际支出数只反映当年的支出数,不包括往年滚存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与支出预算的口径保持一致。
  (三)高校自身应加强财务管理创新,抑制产生内债的动机,削弱内债对学校财务的负面影响
  1.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学校收入
  收入是支持高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应树立开放意识、资产经营意识,实现收入尤其是非限定性资金的持续增长。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争取预算收入尽快到位,同时把握好基本支出的预算执行进度,保持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执行进度同步进行,根据预算资金到位情况妥善安排基本支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项目支出的预算执行进度
  建立奖罚分明的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努力完成收入目标。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通过赞助和捐款等形式筹集资金;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争取更多的国外经费支持;充分利用校办产业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增加学校收入。调动各教学单位的办学积极性,在科学研发、专业培训、企业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