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成就及经验

来源: 《改革与开放》(WWW.NYLW.NET) 作者:刘霏 发表于:2011-05-18 15:28  点击:
【关健词】中国外交 发展 成就 经验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伴随着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对外交策略的制定,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多年外交的得与失,为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和启示。   Abstrac

Key words:Chinese diplomac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experience
  作者简介:刘霏(1983-),女,安徽安庆,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湖北 武汉 430033
  
  建国以来,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风风雨雨中,共和国正在不断地成长、成熟、成功,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
  60多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不移地奉行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具体的对外政策。这样就形成了三条外交脉络——生存、富强、和谐。[1]
  生存——破除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恨之入骨,制造反华包围圈。为了站稳脚跟,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外交方针,站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虽然,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实行“一边倒”战略;但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9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陷入空前孤立。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积极谋求新的国际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多国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众矢之的,它们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中国沉着应付、稳住了阵脚。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富强——敞开国门
  从新中国成立到19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就以自力更生、务实开放的态度,向苏联及东欧等国家打开大门。
  19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中国采取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积极发展同西欧、日本、亚非拉等国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中国采取了“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9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1978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再次敞开国门。运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政策,让中国产品走向全世界,创造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
  19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开展多边外交。
  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特点,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形成全方位良性互动,拓展总体外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移到内需和科技进步上来。融入国际社会,不断拓展海外利益,负责任大国形象凸显。
  和谐——融入世界
  随着新中国进入世界舞台,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全球治理,中华文明的智慧成为新中国纵横捭阖打入全球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逐渐地意识到,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需要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国家打交道。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斗争的胜利表明,新中国已成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1954年4月,我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中国参与重大国际会议提供了第一次机会。中国的外交方针,迅速由“打扫屋子再请客”转变为“必须走出去”。21世纪,和平发展的中国再次引起了全世界对“北京共识”的思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这些认识、转变和主张,都是中华文明崇尚和谐、兼容并蓄的本质特性,是新中国治国智慧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中华文明崇尚和平,反对殖民掠夺小国,主张大国“守雌、居下”。 反映到国际关系上,无论是实践——如睦邻友好,对外援助,发展大国关系,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外交;还是理论——如“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及“和谐世界”理念,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都根植于这样的思想、文化沃土。
  二、中国外交的丰硕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经济领域,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主动构建贸易自由区,大力拓展能源进口渠道,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第一,对外贸易铸就中国成长基石。建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贸易大国地位日趋稳固。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从1978年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外贸开始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方向转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外贸规模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满足外汇需要发展成为解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渠道,是拉动中国经济前进的三驾马车之一。[2]
  第二,中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新政权实行经济封锁,我国被迫在封闭国门的条件下发展经济。1978改革开放以后,与外商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在中国不再是不可触及的禁区。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评价认为,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举措之一,就是对外资开放。这并不因为中国缺乏资金,而是为了让中国的国内市场更有竞争力,从而迅速地提高综合国力。
  2.政治领域,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大国地位凸显
  第一,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的方针政策,通过平等协商,公正合理地解决与周边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等问题。目前,已与171个国家建交。同时,中国还逐步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新型合作关系或建设性伙伴关系。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日本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等等。
  第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各种多边平台坚持原则,广泛开展各个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