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

来源:《社会科学》 作者:赵芳 发表于:2011-04-24 17:49  点击:
【关健词】流动儿童;需求;资源;适应
摘 要:在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中,因环境资源供给的不足,产生了适应性困难,影响了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应认识到他们与本地儿童在生命历程及自我发展上的差异,了解流动儿童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反应,确认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需求从家庭学校、城市社

人类行为发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具有多样性的背景中,在这样的背景中,人们有着对需要有效回应的生物、心理和社会需求,对个体、家庭和群体的需求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①。帮助群体适应的关键是要理解群体的适应过程。
  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流动儿童(在西方称为移民儿童)进入新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要完成的社会任务来分析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②,我们的研究更希望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流动儿童的适应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流动儿童的需求和资源供给状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一种二元论视角(Dual perspective)。这种视角用于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少数群体的行为、态度和反应模式。该方法力图证明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都是主流社会系统和涉及个体情绪、生理状态的社会系统中的一分子,个体是在与这两个系统的交互作用中产生自我认知、情绪体验和行为选择的③。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因环境的差异,会经历不同的生命历程,从而影响了他们不同的自我发展,影响了儿童对自身的看法以及他们如何在同辈群体前评价自己。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差异,将不可能认识流动儿童真实的需求,也就无法针对流动儿童的需求提供有效的资源供给。本研究将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要系统界定为城市系统、学校和家庭系统,其中城市是主流社会系统,学校和家庭是涉及流动儿童情绪体验、生理状态的社会系统,分析流动儿童与这两类系统的互动、资源供给状况。
  本文研究假设:(1)流动儿童与城市、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资源供给欠缺;(2)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形成其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影响其自我发展;(3)流动儿童的自我发展呈现的不是该年龄阶段一般儿童的特点,是流动儿童的独有表现,与本地儿童的自我发展存在差异;(4)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受到就读学校类型及就读模式的影响,不同的学校类型和就读模式具有不同的资源供给状况,产生不同的需求。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定量研究中立意抽样调查方法。首先在城郊选取了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从该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学生共391人,一至六年级流动儿童家长63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次,在杨浦区抽取一所流动儿童较多的公立小学,抽取206位流动儿童,92位流动儿童家长,116位本地儿童,94位本地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第三,在虹口区抽取一所以本地儿童为主、有较少流动儿童的公立小学,抽取本地儿童116人,本地儿童家长195人进行调查。这样立意抽样是为了解决单纯一所学校流动儿童调查可能带来的局限,完成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的实证比较,并通过儿童家长的调查数据对调查结论进行进一步求证与深入分析。
  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向每位流动儿童调查对象发放两份问卷,分别为自编《流动儿童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和自编《流动儿童家庭状况调查问卷》,对非流动儿童也发放两份问卷,分别为自编《上海市儿童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和自编《上海市儿童家庭状况调查问卷》。其中前者由儿童自行完成,由于填答的需要,选取的样本都在三年级以上,当场填答收回;后者由儿童带回家给父母填写,次日收回。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由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流动儿童样本有效回收601人,其中男生335人,占55.7%,年龄在7—16岁之间,平均年龄11.2岁;来到上海2年以上的有80.8%,其中81.0%的孩子不是出生在上海,而是随父母来到上海,正在经历一个不同环境和文化的适应过程。流动儿童家长有效回收问卷722份,其中男性396人,占54.9%。流动儿童家庭中平均人口数为4.32人。47.8%的家长是在城市打拼一段时间后,才把孩子接过来的,29.9%的家长是一开始到城市打工就带着孩子,总计有77.7%的孩子并不是出生在城市。这个数据和学生问卷中将近81.3%的孩子不是出生在城市基本相吻合。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分别占到77.0%和83.4%,虽然父母教育程度的中位数都在初中,但母亲的教育程度远低于父亲,有84位母亲没有上过学。
  本地儿童样本有效回收232人,男女生均为116人;平均年龄10.9岁;家庭平均人口数3.53人。本地儿童家长样本有效回收289人,其中男性123人,占42.6% ;平均子女数1.17;父母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以上的占61.7%和52.0%,父母的教育程度的中位数都在高中。
  
  三、研究分析
  
  1.流动儿童与城市系统的互动
  我们的调查因为方法学上的考虑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社区,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主流社会系统加以了考察。在与城市的互动中,面对不同于老家环境和文化的上海,68.7%的孩子表示喜欢上海,流动儿童是否在城市出生和对上海的喜爱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对于城市和老家生活习惯差别,84.6%表示能够适应,51.0%的流动儿童喜欢大城市的生活习惯。可见,流动儿童对上海的感受是积极的,对于融入这个城市也有很好的期待,但与城市互动后,实际的情况与他们的想法之间是否有距离?
   调查中,在提及对老家和上海的感情时,有80.2%的孩子表示家乡让他们更有亲切的感觉;与城市互动时,只有7.2%的孩子会说上海话,44.2%的孩子有上海朋友。为了考察上海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接纳程度,我们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调查结果见下页的表1、表2。通过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有近1/4的本地儿童在接纳流动儿童上存在犹豫和排斥,家长在此项调查的结果上也显示出明显的排斥性。曾守锤教授在上海的一项实证研究中也发现:在公立学校中, 85.2%的教师虽然赞成公办学校招收流动儿童人学,但他们担心学校招收太多的流动儿童会使上海市民不乐意把子女送来上学;59.7%的教师认为“管理上海本地学生就已经很难很累了,再加上要管理流动儿童,会使教师不堪重负”;17.9%的教师对是否“欢迎流动儿童到自己任教的班级就读”持否定态度;33.7%的教师认为“流动儿童流动性较大,把大量精力花在他们身上不划算”(注:曾守锤:《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研究》,《教育导刊》2008年第7期。)。两个研究都证实,这个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这些流动儿童的准备,尤其成年人的社会排斥更为明显,这些排斥不可避免地在城市的社会政策、社会认知、社会心理、社会行动上呈现出来,流动儿童与城市的互动仍有资源上的障碍,仍然游走在城市的边缘。 (责任编辑:南欧)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