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后社会主义研究新视角——评(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建新 发表于:2010-02-01 10:33  点击:
【关健词】中亚农村;后社会主义;民族志
尽管如此,相关人类学研究中还存在许多缺 陷和问题。《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吉尔吉 斯斯坦经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③(以下略为 《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著者认为,在已有 人类学研究中亲属关系网络已成为主要研究

尽管如此,相关人类学研究中还存在许多缺 陷和问题。《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吉尔吉 斯斯坦经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③(以下略为
《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著者认为,在已有 人类学研究中亲属关系网络已成为主要研究对 象,但“许多研究者在把个人及家族作为分析 的主体展开考察时。只将其作为处于社会网络整 体中的一环而与其他诸如邻居i朋友、同事等社 会关系罗列进行简单说明而已。”④也就是说,已 有相关研究没有对亲属关系网络中成员的地位、 相互作用及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出于弥补不足和 推进中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日本四围大学教 授、中亚研究者吉田世津子出版了这部专著。这
是一部关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村落社会的民族
志,其考察重点是后社会主义转型期亲属关系网 络的社会作用及变迁机理。从资料挖掘的深度和 系统程度看,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学相关研究中的
罕见之作;而就其学术贡献来讲,则是具有该地
区村落民族志研究开始意义的重要作品。鉴于这 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及参考价值,接下来,笔者概 略介绍其理论视角及内容,并结合相关研究领域 的研究潮流对其方法和学术贡献做一个初步评
价。

二、《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的
理论视角及内容

《中亚农村亲属关系网络》共由绪论(第一 至二章)、第一部(第三至六章)、第二部(第 七至九章)和第三部(第十至十二章)等四个 部分、共十二章节构成。在绪论的第一章中,著 者首先整理和分析中亚家族组织人类学研究的理 论范式,对其自身的学术出发点进行了定位。著 者认为,已往中亚家族组织的人类学研究中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结构主义”⑤和“社会网络 理论”等三个主流性理论视角,或者说理解模 式;三者各有长处,也有偏执,需要批判地理解 和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模式的提倡者们 主要利用进化论的方法将中亚传统的部落制度与 苏维埃社会制度进行比较,其成果对古老的社会 文化传统进行“封建主义残余”、“阻碍发展” 等贴标签式的批判,同时赞扬苏维埃社会制度的 进步和发展。这种理论视角虽然有利于认识历史 发展和社会变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对游牧部落 社会的改造作用,相反,却拒绝从经历社会变迁 的主人公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支持“结构主 义”理解模式的学者们主要关注家族组织的结 构和功能,他们能有效地避开研究者自身的价值 判断.对研究对象做客观分析。这种理论视角虽 然客观合理,但没有把经历变迁的人们作为研究 主体。“社会网络理论”的支持者们主要进行后 苏维埃时期中亚民众利用个人性社会关系应对社


①参见Dale  F Eickelman著/'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Prentice Hall,2002,laP.140—141)。
②Laura L Adams著Research‰,ld in  Sociology。in Stephaae  A Dudotgnon and Komatsu Hisao eds.,Research Trends in Modem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18th一20th Centuries):A  Selective and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Works  Published  between 1985 and 2000 Part l(The Toyo  Bunko,
2003,PP.87—98)。
③这部日文专著的原题为。中央7三,7,展村④规族东•y    h  t7一夕一夕]1/少疋灭少y?疑济移行。人颧学的研究”(东京,风响社.
2004.388页),这里的中文书名为笔者翻译(以下相关日文著作题目的中文翻译均为笔者所为)。这篇书评论文是在修改和补充笔
者已经用13文发表的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写成。具体内容请参考原文(水叉p社会主差^力新L k、视座一吉田世津子著《中央7,≯
7展村。觊族木•y  h T7一夕一夕,L,少天灭少二/?经滂移行。人釉学的研究))I:奇世【j(《/『灭亏厶世界>66.PP.55—66,
2006)。
④参见<中哑农村亲属关系网络>第3l一32页。
⑤日文原文中为“社会构造主义”。为避免在中文中造成误解,笔者将其意译为“结构主义”,指从社会组织及其功能的角度理解亲 属制度的视角。
.】
会问题和维持生计的具体状况研究。他们通常进
行较长期的田野调查,能用当地人的眼光去具体 地考察和理解变化。这种把个人或家户作为研究 主体的理解模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搞清处于家族组 织中不同个人所处的位置,同时也使个人行为及 不同个人之间互动关系的考察成为可能。这一点 也向我们说明,人类学研究的理解模式正从关注 结构转向重视相互关系。但是,这种个人取向的 理解模式不关心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其分析有 忽视网络关系整体把握的倾向。著者认为。虽然 以上三种理论视角分别将“历史变迁”、“社会 结构”、“互动行为”(原文为“相互行为”)作 为各自不同的研究主题,但他们把原本相互关联 的三个主题不必要地对立起来,从而形成了理论 视角上的偏执现象。著者表示,她要将“变 化”、“结构”和“互动行为”这三种不同理解 模式整合起来,建构一种综合性理论视角,立体 地考查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农村居民们经历的经济 转型和社会变迁。在最后的第二章中,著者主要 介绍了调查地的自然人文背景及村落社会的现 状。(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