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亚》作为国家形象公关的宣传技巧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谢韩伟 发表于:2012-07-17 11:08  点击:
【关健词】《奥林匹亚》;电影;视听;宣传技巧
电影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早在诞生之初,电影便已不自觉地成为许多政府的“公共关系代理人”。一战期间,电影更是被大规模使用的战争宣传武器。随着视听一代的成长,电影在传播与沟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应用视听手段进行有效的宣传、沟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一、切入,体育竞技的迷狂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经把体育与商业、政治、艺术、性并列为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背景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一直以来,奥运会以顽强的精神维护着作为自身存在之本的清洁和公正,但依然总是有政治人物试图把奥运会作为政治的筹码。希特勒也不例外。
  其实,1932年当国际奥委会批准柏林为第11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时,还没有掌权的希特勒对举办奥运会并不热心,甚至攻击奥运会是“犹太人中的和平主义者的鬼把戏”,声称“在民族社会主义统治的德国,是不会上演这个受犹太主义玷污的丑剧的”。同时,他还斥责德国人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与黑人一起比赛,有损日耳曼民族的尊严。[1]
  但是,1933年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夺取了德国政权,国际奥委会为此开始考虑奥运会在柏林举行是否合适时,希特勒对奥运会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1934年,国际奥委会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前往德国实地调查,负责这项工作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是主张“体育与政治”分开的美国人艾?布伦戴奇。布伦戴奇的态度也给了希特勒一次机会。柏林的举办资格得以保留。
  1933年10月10日,在以戈培尔为首的纳粹大员面前,希特勒发出要求说,要通过奥运会明确展示德国的“文化成果与实力”。显然,希特勒从国际社会的怀疑中看到了一个证明纳粹上台合法性的机会。确实,在他看来,没有比利用柏林奥运会这个盛会再好的机会了。……如果奥运会举办成功,就可以抑制国内外的不满与反感。因此,对他来说,柏林奥运会其实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政治机会,也当然成了他的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工程。[2]为此,他们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巨额资金,用大理石、花岗岩等兴建了一座能容纳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修建了一座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会村等。
  而以电影为手段进行宣传,显然与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精明的宣传策略有关。戈培尔的电影策略是十分狡猾的,“自1933年希特勒夺得政权,至1945年垮台,纳粹政府大约产出了1 100部左右的影片,其中仅有50部直接触及明显的宣传素材,其他多半是以间接的方式,传达法西斯的信息,诸如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历史上卓越领袖的传记(如腓德烈大帝是最能与希特勒响应者,以他为背景的电影也特别多)。”他不主张直接宣传纳粹主义,而是主张要多拍摄逃避主义的喜剧和爱情戏剧,从而使得人民分心于娱乐,不去追究现实。或者,迂回地歌颂历史上的领袖,抨击其他国家与种族(尤其是犹太人)。
  《奥林匹亚》,在体育与电影遭遇的当口,作为纳粹政府喜欢的迂回宣传材料诞生了。
  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说道:“电影,对于任何试图赋予静态的绘画以动感的未来派说来是一块墓碑。”运动是电影手段的灵魂。这种运动不单指摄影机的移动,还包括如镜头内的日落月升,如人物的位置、动向等状态的变化,如剪辑所带来的节奏等。运动的物体比静态的物体无疑更容易引起人们视觉的注意,与之产生“互动”,活跃人的精神状态。
  体育自身就是“运动”的代名词,对于电影表现来说,仅就这种契合都无疑让人激动。运动员比赛中力与美的呈现,这种表演是浑然天成、不需排练的。同时,作为一种竞技,这种围绕“标的物”所展开的残酷争夺,胜负悬念的存在,对观众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而其对生理潜能优越的不断追求,同纳粹的价值体系又可以巧妙地进行移花接木的对接。
  对于一直宣传雅利安人优越论的希特勒来说,举办奥运会也把据说同是金发碧眼的古代希腊人与德国人联系起来——在《国家的节日》的开篇里,镜头便是从具有浓厚历史感的古希腊神庙遗址开始,演员模仿古希腊人的体育运动,最后,通过叠化镜头,将掷铁饼者的雕塑转换成一个以同样的姿势同样进行掷铁饼的雅利安运动员,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化——进而将雅典文化与第三帝国文化联系起来。反过来,它暗示了犹太人的劣等种族,在此传承关系面前失去其合法性。
  即便今天,透过里芬斯塔尔的镜头,让人感受到的依然是一个远离战争与恐怖阴影,阳光躯体竞逐狂欢的盛世德国。这种曼妙而令人激动的体验,是足以让人将对现实的种种积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消解的,哪怕只是瞬间。但是,希特勒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虽然远不止于此。
  二、话语,源自结构的力量
  埃里克?巴尔诺在其著名的《世界纪录电影史》末尾,回顾“非虚构电影”的百年历史时,以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说到:“能言善辩,无上权威,这是纪录电影的特征。抛开动机,这也是吸引纪录电影工作者的魅力所在,也是进行启发或欺骗的根源。”
  《奥林匹亚》的传播效果除了纪录片的媒介特性和体育题材的先天性优势之外,里芬斯塔尔强大的整合能力也功不可没。《奥林匹亚》的拍摄周期仅短短的奥运14天,但后期的剪辑却花去了一年半时间。应该说,正是这种艰难而卓越的剪辑,才让影片呈现出如此巨大的感染力,里芬斯塔尔也就在这种结构中圆满完成了话语的整合。
  最浅显而直白的呈现便是片中大量的对德国军团的“报道”。几乎在所有出现项目的最后角逐中,雅利安民族的精英们是必然“在场”的,并且基本上都是以获取奖牌为终——我们在后期追加的“体育评论员”的解说中,时不时地听到慷慨激昂的德军“胜利”的消息。这种宛若“上帝之音”的旁白仿若迷幻的招魂,于人们的注意力在被运动着的镜头中激烈竞逐的画面牢牢控制的当口响起,这种情感的裹挟无疑是强力的。   片中也曾出现黑人,如美国短跑运动员杰斯?欧文斯夺金的场景。据说,这种做法遭到希特勒的强烈反对——希特勒本人就曾从观众席上中途退场,因为不愿意看到黑人获胜的场面——但里芬斯塔尔仍坚持地把这些镜头留了下来。从宣传效果的角度来考察,这种“双面提示”的表达,使得片子在对奥运会的“报道”上显得更为全面和客观,因此,也就能更好地修饰德国军团频频出现的“审美疲劳”与理性缺失。
  当然,里芬斯塔尔的手段远不止于此。(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