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借鉴与启示(3)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作者:杨红英 发表于:2011-08-04 18:31  点击:
【关健词】德育,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社会,学校,价值观,美国,培养,
道德的形成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有实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青少年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我国道德教育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心理教育

  道德的形成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有实效。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青少年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我国道德教育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心理教育有机整合,出现了“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它的主旨和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情操。对教育者来说,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指导,有利于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健康心理的培养和锻炼,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他们道德上的成长和进步。心理教育,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提高学生认识和处理复杂社会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种困难面前经受住考验,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具体的目标、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虽不相同,但在塑造一个健康完整的人这一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通过实施“心理——道德”教育一体化的有机整合,才能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4.加强道德教育者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德育教师的从业素质
  道德教育者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还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美国近百年的道德教育发展史表明,每次德育改革,无不是在对旧德育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所产生的新理论往往在实践上促进了当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而我国德育研究仍较落后,一方面受旧德育框框影响,另一方面受“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干扰太大,很长时间仅停留在注释上级指示和领导人讲话的格式。因此,应鼓励广大德育工作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超越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为此,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实践层面,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一是建立更为精细的分工机制。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内部基于院系设置造成的管理条块分立,造成德育工作者职责多元、劳动重复。如能打破原有条块,实现更为精细的职业分工,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专业化进程。二是形成稳定高效的再教育机制。不仅要使培训、交流、考察学习制度化、经常化,还要通过制度性约束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整体育人机制。关注社会环境变化、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整体育人格局,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共同责任。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直接育人责任,还要发挥影响、辐射、带动的作用,使育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归宿,建构整体德育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彭建标,陈 勇,易素贞.当代西方青年道德教育管窥[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18-23.
[2] 冯益谦.比较与创新:中西德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79-81.
[3] 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99-311.
[4] 贾士林.当代国外道德转型比较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5(9):11-18.
[5]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27-135.
[6] 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56-359.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