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方法理论模式建构的思考(3)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徐润润 徐楠 发表于:2011-03-29 13:28  点击:
【关健词】诗歌批评方法 理论模式 可解 不可解 不必解
先秦时期,在引称诗章、诗句时采用的都是断章的方法,即所引、所赋、所称的诗一般都是某些篇章或某些诗句,不会引用全篇。一般来说,赋者、引者或称者都是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按照歌诗必类的原则,加以联想、引申,

  先秦时期,在引称诗章、诗句时采用的都是“断章”的方法,即所引、所赋、所称的诗一般都是某些篇章或某些诗句,不会引用全篇。一般来说,赋者、引者或称者都是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按照“歌诗必类”的原则,加以联想、引申,用“转义、隐喻的方式,放大或转移诗句的意思,以使得诗句能够在自己的言说脉络中运用。”而听者、观者则参照所赋、所引之诗的字面义,运用联想、类比的方式揣测、把握其隐含的比喻义,以达到理解对方赋诗、引诗、称诗的意图和目的。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游戏规则,赋者或引者应该按照类比的方式,合乎当时的礼仪道德规范,并根据特定的场合和双方的身份

赋诗、引诗、称诗,取义言志;而昕者、观者首先要对《诗》本身有相当的了解,同时也能根据当时当地特定的情景采用联想、类比的方式,理解、把握对方赋诗、引诗的意图。几千年来,不管是引《诗》、赋《诗》还是传诗,都有很多与“诗之本事本文本义绝不相蒙者”。但你断你的章,丝毫无损《诗》的本身;你说你的《诗》,没有谁硬要你合于诗的本义,只要言之有理,“皆有当于《诗》”。尽管满天下的说诗者和各种说法“屡变屡迁”,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终极的解释,但《诗》仍然自行于世,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诗是不可解的。正是由于人们不满于“断章”对所赋、所引之诗的理解和运用,才会引发人们对《诗》中整首作品篇意的探讨和解读,从而催生了诗歌阐释活动的面世,使得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诗歌批评活动;也正是因为人们认识到诗是不可解的但仍在不懈地解读,《诗》才永无停歇地、与世俱进地生成出新的意义来。
  “诗元达诂”之“达”,可以训为“相遇”、“通达”。所以“诗无达诂”是说对《诗经》的解释不是只有唯一的正解。董仲舒的“《诗》无达诂”原是专就《诗经》的阐释而言的,把它理解为“诗无达诂”,以之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诗歌批评方法,已经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了。唐宋以后,人们逐渐肯定文学批评不妨各有所见,不必硬性强求符合作者的原意。宋人读《诗》、解《诗》,真正是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来鉴赏、批评的。因为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形式精美,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讲究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意境的营造,重视运用比喻、象征、夸张、暗示等修辞手法来传情写志。所以读者在阅读时,对诗歌意旨的理解不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再加上读者主观条件有别,欣赏时自然会出现“见仁见智”、各美其美的现象。所以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对《诗》进行自由引申、阐发。宋人读《诗》、解《诗》,真正是把它作为文学作品来鉴赏、批评的。因为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形式精美,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讲究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意境的营造,重视运用比喻、象征、夸张、暗示等修辞手法来传情写志。所以读者在阅读时,对诗歌意旨的理解不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再加上读者主观条件有别,欣赏时自然会出现“见仁见智”、各美其美的现象。所以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对《诗》进行自由引申、阐发
  三、所谓“不必解”的意思是说,诗歌欣赏或批评不必条分缕析地对作品进行细致的解剖和理性的分析,只要心领神会就足够已。正像东方树所说的:“汉魏人大抵草蛇灰线,神化不测,不令人见。”“试取《诗》、《书》及《大学》、《中庸》经传沉潜玩味,自当有解悟处。”“殆类如禅家之印证,不可以知解求者”(《昭昧詹言》卷一)。因为一经笔舌,早已背离本意。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根本就用不着任何属于逻辑思维的理性解说,只要能生动、传神、形象地表现出自己阅读时那种微妙的感受和印象就行了。因此,他们主张以心会心,用意象批评或选本、摘句,甚至诗来进行诗歌批评。
  (一)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此话的意思是说,《诗经》里头的作品,不管是表现对现实社会中善恶现象的赞美、讽刺态度,还是抒写箴言,倾吐怨情,都表现得十分巧妙,丝毫不露痕迹。读诗者应当用心领会诗人的用意。以心会心的批评方法和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宗旨的影响有关。
  刘勰在谈到诗歌欣赏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感受时说:“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玩泽方美。”(《文心雕龙·知音》)陈良运先生称:“这就是以心会心的鉴赏方法。”鉴赏方法当然属于批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要求鉴赏者见识深,看得透,有高深的审美修养;其次是欣赏对象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内涵和价值,才能像春日高台熙熙攘攘挤满游人、音乐美食吸引过客那样吸引读者;再次是欣赏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悉心体会、反复把玩才能领会其中的佳妙之处,就像国花香兰一样,佩带在身上才更显得妩媚芬芳;另外,欣赏者的审美阅读活动是一个充满愉悦、欢快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可以尽情享受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美感和快乐;最后,欣赏者领会了其中的妙处,但并不执意形诸笔墨,只是在内心加以玩味而已。正像范晔所说的:“往往有微解,言乃不能自尽,为性不寻注书。……至于所通解处,皆自得之于胸怀耳。”(《狱中与诸甥侄书》)
  (二)在审美感悟的过程中,当读者得到某种审美印象后,相应地也用富于比喻、象征性的意象进行表现的批评方法,就是所谓的意象式批评法。意象式批评的一个特点是批评家重在意会,善于将悟得的奇妙感受和幽微的心理体验化为可视的形象——用生动隽永的意象,通过比喻或描绘的手法表示出来。意象式批评法所选用的意象一般来自自然和社会,其思维方式主要属于直觉、感悟型的形象思维。这种审美的艺术思维,虽不抛开具体形象,但也有理性因素参与其中,所以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注重审美经验的完整性,而不像抽象思维那样对作品作纯理性的剖析,将丰富完美的艺术形象大卸八块后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使作品的艺术境界避免了遭受肢解而保持完美整一。二、主体在审美观照时一般是从总体上把握对象,讲究“举大略”(卫恒《四体书势·篆势》),采用“远而望之”的方法(同前)。所以,它不追求量化定性、细致入微式的条分缕析,而注重神交心契、睹象致思式的领悟。讲究在言不能尽之处立象尽意,从而取得通玄达幽的效果。第三,意象批评具有浓郁的诗意。由于意象式批评用语玄妙,意旨朦胧,表达的又是一种不可言喻的体会和感受,所以不对之进行反复涵咏玩味往往难以理解批评者的真正意图。第四,意象式批评的主体大多是集作、品、赏于一身者。他们的批评没有纯理论的长篇巨著式的解析和论说,更多的是诗人因写诗而积累的感同身受的创作体会,以及细腻的审美感受。所以长于通过创作与批评对象具有某些同构、相似性的意象或境界,来表现自己从对象中得到的艺术感悟和审美意趣。这种批评往往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用字空灵,结构松散,跳跃性强,而缺乏严密细致的论证过程和完备缜密的理论体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