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战后美苏均势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迁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孟雪 发表于:2010-09-30 11:34  点击:
【关健词】美苏均势
一、均势及均势格局的相关理论   均势的概念是直到近代才提出的,但是关于均势的应运和实践却古已有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历史,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均势应运的痕迹。如中国战国时期所提出的合纵连横战略,就是通过以结盟、改变或分化对方联盟的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和达

至于权力的分配与模式,现实主义范式提出了两种途径:一是权力的集中,二是权力的分散。前者表现为国际政治中一个有着超级权力的霸权国家的出现,进而形成以该霸权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后者则表现为权力均势的实现,即通过对各国权力实施制约与管理,使权力达到一种大致均衡和平衡发展的状态,从而实现一个以权力相互制衡为主要特征的均势格局。由此可知,均势格局构成了现实主义关于世界权力分配的一种主要模式。
  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此格拉芙认为,权力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说它富有争议,主要是因为权力概念本身定义的多样性和模糊性。例如,额恩斯特•哈斯认为权力均势至少有八种含义:(一)民族国家间全权力均等分配导致的均衡;(二)民族国家间权力不均等分配导致的均衡;(三)单一民族国家占支配地位所导致的均衡;(四)一种维持相对稳定与和平的体系。
  二、美苏均势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
  按照经典现实主义者的观点,均势格局又可细分为多极均势格局和两级均势格局。虽然二者的主要特征都是实现权力的大致均衡,但对实现的途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存在着明显不同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两级均势格局的特点,而在国际关系史上又以二战后所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最为显著,因此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分析就成为了本文的核心内容所在。
  美苏均势格局之所以会形成,是由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决定的。二战之后,欧洲各国遭到普遍削弱,美国成为了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因而必然要在战后的世界秩序的建构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而苏联的实力虽然也受到了战争的极大削弱,例如战争刚结束时苏联的经济总量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但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世界各国建立起了很高的威望,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媲美的世界大国。但是美苏之间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战略上的分歧,很快由战时的盟友转向了战后的敌人,由此形成了以美苏对抗和缓和为主要特征的均势格局,并构成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
  美苏均势的形成经过了几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优势阶段,到了6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之间的实力对比基本达到了相对平衡,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军事实力上,无论是在军费开支、常规力量对比还是核力量对比方面,美苏在60年代以后的水平基本接近,此后苏联的军费开支甚至超出美国。
  对于这一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国际关系新特点,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给予了详尽的分析。首先,体系内矛盾的焦点集中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其他国家对体系总体态势的影响不大。两极状态的维持主要体现在军事领域,维持高额军费开支、武器技术的变革、核力量的垂直增长以及军事扩张等是竞争的主要内容。美苏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军事优势都非常敏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敌我界限相对而言是比较清晰的,都将对方视为自身的安全威胁,中小国家需要依靠其中的一方获得安全。华尔兹说,当体系中的大国数量减少时,大国之间对于威胁的不确定性下降,在两极结构下,谁威胁谁是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其次,相对于多极体系,两极体系中结盟的变化急剧减少,联盟之间的敌对关系长期难以改变。冷战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是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内的成员并没有像欧洲历史上那样频繁地改变支持对象和成员身份。另一方面,即使某一盟国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也没有改变美苏均势的基本格局,比如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两大集团内部分别出现了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但这一时期美苏力量对比正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两极状态下,联盟的变化对于改变体系中的均势状态的作用不大。最后,核武器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平衡的砝码。
  总而言之,冷战期间美苏所形成的两极均势主要表现为两极之间军备竞赛的烈度加剧和程度的提高,这也成为维持均势最主要的方式。
  三、美苏均势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一般认为,美苏均势格局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之后,其发展与演变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呈现为苏攻美守,美国此时在政治与经济实力上都有所下降。
  由于对越战争的不断升级,美国的国内危机空前加深,面对这种情况,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原则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支柱,果断决定从越南脱身,实行全面的战略收缩。此外,到70年代初,西欧与日本经济开始超越美国,由此在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现象,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而此时的苏联势力则有所上升。一方面,到70年代初时,苏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与美国真正形成了均势,能够确保相互摧毁,且在军费开支方面也开始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另一方面,苏联乘美国实行战略收缩之机,加紧向第三世界推进和扩张,其对外政策更具侵略性和扩张性。例如,在1978年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1979年武装入侵阿富汗。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美关系的解冻及中美苏三角战略关系的形成,虽然说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基于共同抗苏的需要,但它也直接推动了美苏之间的缓和,促使二者在军备控制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谈判。如1968年的《核不扩散条约》、1972年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1979年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等。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两极均势格局的权力集中程度开始下降,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力量不断增长,两极均势格局向多级均势格局的转变趋势开始显现。
  80年代以后,苏联在经济上的困难逐渐影响到其与美国继续争霸,力量对比趋势重新开始向美国有利的一方倾斜,美苏关系也告别了70年代的缓和阶段,重新变得紧张起来。1981年里根上台,他一方面声称要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另一方面尖锐的抨击苏联在70年代后半期所实行的颇具扩张性的对外政策。1983年,里根提出了所谓"星球大战"计划,谋求通过战略防御手段来实现对苏联的核优势,这也使得美苏关于中程核力量谈判和战略核武器谈判陷入僵局。随着1985年戈尔巴乔夫的上台及其"新思维"的推出,美苏进入了新一轮的缓和时期。1987年美苏签订了极不对称的《中导条约》,苏联单方面做出了重大让步,中导条约之后,美苏在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美苏还通过政治途径促成了一系列地区冲突的解决,如1988年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和敦促越南从柬埔寨撤军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