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职概念的古今演变与中西对接(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林纯洁 发表于:2010-12-15 11:38  点击:
【关健词】天职;路德;加尔文;韦伯
1957年,金陵神学院编译出版《路德选集》(上下卷),其中将Beruf译为职务。1 992年香港出版的《路德文集信仰与社会》中将Beruf翻译成使命感。可见,译者只将Beruf视为一般的用法。可以判定,在基督新教的天职观引起内地

1957年,金陵神学院编译出版《路德选集》(上下卷),其中将Beruf译为“职务”。1 992年香港出版的《路德文集——信仰与社会》中将Beruf翻译成“使命感”。可见,译者只将Beruf视为一般的用法。可以判定,在基督新教的天职观引起内地学术界的重视之前,天职已经成为了一个汉语常用词。
  天职观引起汉语学术界的重视,归功于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86年,黄晓京、彭强合译的版本出版(下文简称四川版)。1987年,于晓、陈维刚合译的版本出版(下文简称三联版)。2007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的版本,出版此书(下文简称广两版)。三个版本都是按情况译为天职和职业,但又各不一样。如在第三章的标题Luthers Berufskonzeption,广西版和三联版都译成“路德的职业观”,四川版译为“路德的天职观”。此处若译为天职,可以概括出路德的核心概念;若译为职业,则强调了路德对韦伯时代职业观的影响。因为在韦伯刚‘代,Beruf的含义是普通职业,宗教含义已经淡化,其早期“上帝呼唤”的宗教内涵,已经转移给了另一个与之同源的词Berufung,一般译为呼召。又如韦伯认为“在Beruf概念中所表达出了新教教派的所有中心教义”。此处三联版译为职业,四川版和广西版译为天职。此处表达的是路德新创造的呼召与职业结合的同义,翻译为天职更为恰当。
  加上前文提到的Beruf的早期含义“上帝的召唤”,国内多译为召命或呼召,国内对Beruf主要出现了三种译名:呼召、天职或职业。这三种译法恰恰反映了西方天职观的三利,发展阶段,应该结合语境分情况使用。如若表达路德和加尔文对Beruf的理解,则宜泽为天职,因为从历史的角度上看,路德和加尔文所使用的Beruf概念,主要是呼召和职业的结合之义。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职概念与基督新教的Beruf都经历了由特殊阶层独有到大众化的过程,而且都包含一种秩序观,在这个思想发展过程中内在相通之处的基础上,通过Beruf译名的厘定,天职与Beruf成功实现了对接。
  
  四、结 语
  
  中国的天职概念起源于对天的自然神崇拜,早期的含义是政治职责,原为政治统治阶层所有,后来演化为普通人应尽的职责,应用于各种行业各种身分。同时,天职还具有自然秩序和政治秩序的内涵,但不系统,发展到现代,只是作为对一种崇高职责的概称,并未形成具体的伦理规范体系。西方基督教的天职观起源于犹太教的上帝呼召思想,在中世纪只有罗马教会的神职人员拥有天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赋予了每个人以天职,提高了世俗劳动的地位,同时将天职作为其尘世伦理的核心概念,重构了他认为的“被颠倒的世界”的秩序。加尔文进一步将天职与预定论结合起来,促生了一种勤俭禁欲的新教伦理,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了重大影响。基督新教的天职观非常系统,包含有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上帝与人的沟通方式之一,在新教神学中形成了一套伦理规范体系。
  
  虽然起源背景迥异,但中西两种天职概念都经历了由特殊阶层独有到大众化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都打破了某一阶层对天职的独占状态,从一种特殊的职责转变为大众都可拥有的职责。这也是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从两个词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近代化发展方向上类似的轨迹,而且中西天职概念都包含了一种秩序思想。基于这两个相通之处,天职与Beruf在汉语学术术语体系中成功对接。
  中西天职概念的成功对接,是世俗化中国与基督教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见证,证明了早期传教士利玛窦以中国原有经典中的概念对译的合理性。天字系列的神学概念的成功翻译,也证明了汉语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乃至中西对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张玉法:《民国初年政党》,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4]《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三联书店1955年版。
  [6]《老舍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Luther,Martin,1981,Luther Deutsch,Go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
  [9]Calvin,John,1967,The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Philadelphia:The Westminster Press。

(责任编辑:南欧)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