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最高哲学境界(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马金月 发表于:2010-10-02 11:10  点击:
【关健词】孔子;《论语》;孟子;《孟子》;文化伦理;人类人生;哲学境界
在珍惜生活的同时,《论语》那看似简单朴素的文字中,又潜着多少风花雪月,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去完成内心的伟大理想。虽然他的仁政思想并未被采纳,那却使他著就了《论语》这一千古名著。 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座

  在珍惜生活的同时,《论语》那看似简单朴素的文字中,又潜着多少风花雪月,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去完成内心的伟大理想。虽然他的仁政思想并未被采纳,那却使他著就了《论语》这一千古名著。
  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他采自同一座山的花岗岩砌成的。
  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那你啊?你有什么了不起啊?
  那个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这样来看,《论语》中孔子所强调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2.孟子与《孟子》
  
  作为孔子的忠诚继承人孟子则主张:得其民,斯得天下。主张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斧金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用。重视经济建设和道德教育。性善论:四端: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最高道德准则:舍生取义,以身殉道。与孔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共同成就了中华民族尚德精神境界。
2.1人本精神:以人为本,肯定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并以此为中心解释一切问题。体现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仁学精神。以仁为核心,爱人:亲亲,仁民,爱物。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 。现实价值:面对人的物化,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严重,儒家思想提升人格,关爱生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人本精神。
  2.2忧患意识:以忧国忧民为特征,表现出责任感、使命感。孔子提出的理想社会: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后世儒者说,天下之事,吾儒分内之事。现实价值:具有忧患意识,就懂得关心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文明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
  2.3乐道精神:道:精神追求。理论、学说、技艺,追求之而获精神的愉悦。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朱熹:“道,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程子:“人不可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孟子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乐道精神:即以高尚的道德、理想、高层次的兴趣、爱好的追求为快乐。今天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乐道精神是疗救人的物化的良药。
  2.4和合精神:和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不同要素的统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子路。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儒家讲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今人际关系冷漠,人与自然关系失和,更有必要汲取儒家精神。
  2.5见利思义精神:“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儒家主张义利两全。不排斥功利,但不能见利忘义,即取利有道。当今市场经济,人们争相逐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儒家义利观可校正之。
   2.6笃行精神:笃行:儒家的入世品格和刚健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朱熹注:未得发奋忘食,已得乐之而忘忧)。”“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入世的,或追求道德价值的完善,或追求功利价值的实现,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3.孔子与孟子的哲学思想对比
  
  孔子和孟子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生在春秋末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他大力宣扬“仁”的学说,以“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人格修养准则,并进而在政治上提倡文教德化。孟子生在战国中期,面对当时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大力倡导“仁政”和“王道”,以修身养“善”为“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准则,并进而形成政治上的“民本”思想。应当说,孔孟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有许多可以批判继承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
  五四以来,“孔孟之道”遭到猛烈批判,实际上当时批判的锋芒主要不是指向孔孟的仁学,而是汉儒和宋代理学家借助儒家思想所生发出来的封建专制道统。汉儒通过独尊儒术,宣扬君权天授,把“绝对君权”天意化;宋代理学家则高举“存天理,灭人欲”的大旗,把人性钉死在一系列“吃人”的纲常之上。这是封建专制主义对孔盂仁学的阉割,而不是孔孟仁学的罪过。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孟子》之中。例如:《大学语文》课本所选孔孟语录(十则)。孔孟的这十则语录,涉及面很广,内涵十分丰富,但有一核心思想贯穿其中,那就是“仁”。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做人的标准。<说文):“仁,亲也。”(札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实际上是把这种原本在血缘关系中已有的“亲亲”之心,发扬为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仁心、爱心。他强调不能因为“富与贵”、“贫与贱”而“违仁”,提倡“杀身以成仁”,显然是把“仁”崇尚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在孟子那里,“仁”主要是善政的标准。他提倡“仁政”、“王道”,实际上是主张用仁爱之心来治国平天下,将“爱人”演化为“爱民”,从而也就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强调“为民父母”、“与民同忧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贵君轻”,显然是把“爱民”崇尚为政治的最高准则。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