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不能抑制当前国内通胀压力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南粤论文中心 发表于:2011-12-19 16:01  点击:
【关健词】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以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率先从危机中复苏,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伴随着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外资本以各种途径涌入国内,以追求更高的资本利益。与此同时,中国现在正面临着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指数上涨速率居高不下。虽然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

  最近几个月以来的CPI、PPI数据都表明了国内经济正面临着强烈的通胀压力。国家也在积极地采用宏观手段对经济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控。本文主要针对通过采用人民币升值的手段能否抑制通货膨胀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简要分析
   通货膨胀的类型主要有货币推动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因此,在分析其原因时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 从货币数量方面分析
   为应付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投入更多的货币,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这是引起通货膨胀的最基本的原因。此外,在对外贸易上,我国持续多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重顺差使外汇占款额越来越多。吸引外资自然有利于提升国内生产技术和调整产业结构,然而在我国对外汇市场尚未开放,对居民持汇有较多限制的情况下,过多的外汇占用款会使央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民币以收回市场中的外国货币。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001年底的2000亿美元到2009年6月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不到八年的时间,外汇储备增长了近十倍,足以说明原因。
  (二) 从生产成本方面分析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在于供给方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我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体的国家,虽然我国劳动力丰富,但近一年来各省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的现象,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再者就是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必然承受着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
  (三) 从经济结构方面分析
   这是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在发展初期,国内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先会出现越来越不平衡的状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就会要求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同样的收入,因此整个市场上劳动者收入的增长率就会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
  二、人民币升值不能抑制通货膨胀压力的分析
   人民币升值并非缓解通胀的良药。主要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 人民币升值短期内并不能缓解通胀压力,反而有可能推高通胀。因为汇率升值抑制通货膨胀存在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升值会导致出口明显下降,但实际上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提前制定的,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其次,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依赖性,短期内常常表现为“出口刚性”,不会随汇率水平的变化做出快速调整,因此出口不一定会出现显著下降。第二个条件是国际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然而近期国际商品价格却持续上涨,尤其是能源价格。当汇率上升幅度小于国际商品上涨幅度时,贸易顺差有可能还会扩大,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2)人民币升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产品出口,促进进口,但这仅仅是从经常项目上看会使顺差缺口减小,而对外贸易中所包含着的资本项目上的顺差缺口却可能扩大。虽然人民币升值会使外资投资成本上升,但从相关文献的实证分析表明,长期上,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效应;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关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不具有显著性影响效应。
   (3)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替代性很低,或者说进口品需求对汇率变化的弹性较低。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所导致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能否必然增大该国的对外出口,必然带来出口大于进口的效应,需要满足需求弹性的条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即│ηx | + |ηm │> 1 ,当然,对于货币升值的情况也是适用的。但是,首先,我国进口的商品大都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大宗物资,需求弹性相对较低。其次,用于国内最终消费的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除了受价格因素影响外,还受国内需求、国民收入水平、等许多非价格因素影响。中国传统的消费方式使居民除了花费一般生活消费外,将大部分剩余收入都用于储蓄,即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数量也不会增加很多。
   (4)出口退税政策对人民币升值的效应的部分抵消。出口退税作为一国为促进对外出口贸易的手段,在货币升值抑制出口的情况下起着缓冲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口企业的经济损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了摆脱出口困境,中国也多次调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此减少了以产品出口为主体的企业的损失。虽然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稳步提高,但出口退税作为一个缓解汇率升值对企业造成损失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出口额不会大幅降低。
   (5) 国际热钱的负面影响。截至2006年底,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东四个开放较早、外资保险公司较为集中的地区,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别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9.43%、17.37%、10.14%和8.86%。截至2006年11月,共有51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总额度已经达到126亿美元。2007年5月QFII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QFII额度扩容至300亿美元。在2008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认为,国际资金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其中热钱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提高了2倍,约为850亿美元,这种外汇的不正常流入,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上升压力。
  
  参考文献:
  [1]刘金山.警惕输入型通货膨胀——当前价格走势分析,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1).
  [2]商文涛.人民币汇率变动在通货膨胀治理中的作用分析,商业时代,2010,(3).
  [3]于志慧.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问题研究,宏观经济,2008,(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