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特有的准行政机构——事业单位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胡晓根 发表于:2010-11-10 10:12  点击:
【关健词】事业单位 准行政 改革发展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法人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是准行政性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条件下,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近130万个,从业人员约4000万人,在这些事业单位中,人数最多的是教育、卫生、文化、科研领域。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的管理影响社会治理水平、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等。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及分类
  “事业单位”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宪法中就有概述 ,几经历史演变,直到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首次将事业单位定义为:“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事业单位包括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宗旨的单位,它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其上级多为行政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由相关法律规定,其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拔款 。因此,我国事业单位总体上是准政府性的组织,具有准行政机构性质,政府通过事业单位对社会公共事务行政化管理。
  事业单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照法人分为三类:一是行政类事业单位,承担政府部分行政职能、为政府提供服务;二是公益事业单位,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三是生产经营事业单位,属非营利性商业范畴,为市场和企业服务。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划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实现财政和单位各承担部分经费;自主事业单位,自筹经费不需要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
  二 、事业位的特征及其与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的区别
  事业位的特征有:(1)依法登记,设立由法定审批机关批准,依法登记,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直接进行法人登记;(2)公益性,多数事业单位不参于竟争性生产经营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3)法人,属于组织机构,有自己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明确的经费来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集体,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
  事业单位与政府机构区别:首先,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是法定的行政主体,而事业单位则是公共事业组织,除法律授权外不是行政主体。其次,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国家负担行政经费;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国家划拨经费按类别区别对待。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区别: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企业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创造社会财富价值,企业单位可分为国企和私企。事业单位是社会公益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部分事业单位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职能机构 。
  三、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
  (一)改革遵循的原则,即“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 。
  权责清晰,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责权划分,分清决策权和执行权、生产权,政府下放权限,事业单位充分享有自主权。科学分类,事业单位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承担行政职能,要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逐步转为企业;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要强化公益性,加强政府监管。机制灵活,事业单位与政府、企业机制不同:与政府相比,事业单位知识性、技术性强,有相对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强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有较强公益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强制性。监管有力,事业单位服务要受人民监督,政府要有效监管国有资产使之增值、保值,保证资产正确使用,还要对人员进行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问题。
  1、全面推行聘任制。
  聘用制是指单位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双方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合同聘用制度,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事业单位严格待聘人员的客观标准,公平竞争上岗,受聘人员不仅要符合基本素质要求还要符合专业特殊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用过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防止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
  2、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是以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等确定工资水平、支付劳动报酬。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进行总量调控,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享有自主分配权,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拉开差距,调动职工对自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3、加强社会协调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是市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为社会事业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社会保障。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业体制改革相关联。首先,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建立统一协调的社会机制;其次,要与行业体制改革相衔接,有利于统筹兼顾、统一思想;最后,要与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财政税收制度、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协调,共同推进。□
  (作者单位: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
  
  注释:
   韩大元著.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丁元竹著.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江平、赵旭东著.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
   刘春湘著.非营利组织结构研究.中国知网 ,2006年4月.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