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舆论场域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常态(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艳玲 李 颖 发表于:2015-11-12 12:24  点击:
【关健词】移动网络媒体;舆论场;公民政治参与
对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打通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壁垒,站在受众立场上进行政务微博的传播;对待网络舆情以疏代替堵,用及时公开信息对抗网络谣言的肆虐,勇于把事实真相和网络谣言放在同一位置,鼓

对此,各级政府应加强政务微博建设,打通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壁垒,站在受众立场上进行政务微博的传播;对待网络舆情以“疏”代替“堵”,用及时公开信息对抗网络谣言的肆虐,勇于把事实真相和网络谣言放在同一位置,鼓励公民通过正确渠道的表达,让真理越辩越明;改进传播内容和渠道,建立“常态化”的奖惩机制,对于负责任的言论和建议应积极回应采纳,对于恶意炒作政府公众形象的网络推手应加强监控和处罚力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公民网络参政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塑造负责任的政府形象;政府应主动上网,进行网络信息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上和思维上跟上移动舆论场下政治参与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先进性,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传统媒体发挥深度报道优势,掌握议程设置的制高点
在移动舆论场盛行之下,传统媒体影响力逐渐式微,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迎接挑战、引导舆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攻关课题。尽管移动新媒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闻发布的门槛,在新闻的及时性、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也伴随着很多问题,新闻信息缺少把关和问责,内容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等。传统媒体则可以发挥经验优势,利用长期积累的公信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生产优质新闻,从深度上挖掘新闻价值,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用权威的新闻来对抗移动舆论场时代下网络新闻的碎片化趋势,从而更好地实现品牌效应。尤其在面对一些重大的政治参与事件时,传统媒体不能跟风网络,要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在内容上下功夫,从不同的角度深度挖掘新闻价值,呈现事实的真相并以理性的态度引导移动舆论场以及其他受众的思考,在内容上掌握议程设置的制高点。
由于当前社会年轻受众群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来获取新闻信息,移动新媒体使用的便捷性、内容丰富性、设计人性化也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传统媒体不仅在内容上求深,更应该在形式上求新、求变。即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建设以及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资源整合,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内容复制,而是转变观念,树立产品思维,以传统的内容优势为依托进行形式创新,将品牌效应延续到网络空间,打造全新的平台效应。当下很多传统媒体向移动新媒体进军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比如人民日报社进军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官方话语体系,在形式上界面的感官色彩、栏目设置、网友互动都别具特色。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设置的《你好,明天》栏目,开办两年多来每天对时事热点进行点评和展望,受到了海内外一致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公民的主体意识推动政治参与进程
移动舆论场域下政治参与主体,主要是指在移动网络空间进行政治参与的公民,公民民主意识程度在社会主义政治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效果的好坏,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提高公民整体的媒介素养,大力实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公民判断和利用媒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增强公民辨别网络复杂真伪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网络政治的危险预判能力,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科学高效地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活动。
此外,还要提高移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移动新媒体从业人员在舆论形成中既担当着“把关人”“意见领袖”等角色,也是政治参与的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阀门’作用,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法律意识、政治敏感度以及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对时局的判断能力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舆论走向,又间接地影响着一定时期社会的和谐与发展”[6]。2013年东方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进行“中国网络新闻工作者生存状况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600万,而这庞大的网络编辑人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收入情况、传媒功能认知、传统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使用情况等方面却千差万别。移动舆论场时代网络已成为新闻第一大源头,从改善生存条件、进行集中培训等方面,加强对网络编辑等从业队伍的专业性培养已刻不容缓。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时代每个人的社会主体性得到了充分放大,在政治参与中“人人都拥有麦克风”,如何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己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同时要尊重别人在政治参与中合法的权利和自由,以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为己任,增强社会责任感,传递正能量,谨慎而负责地行使手中的媒介资源和话语权。换言之,移动舆论场下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格局,对媒体和公民个人都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鸿沟加大和网络推手的泛滥为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带来了监管难度,这使得如何正确运用移动互联网媒体进行政治参与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必须打破陈旧思维,顺应形势,重视并利用移动互联网媒体这一崭新的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并将其纳入新常态的公民政治参与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 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49.
[2]彭兰.移动互联网:一场思维与市场的变革[N]新华日报2014-04-21.
[3]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中国社会科学,2002(3):34-48.
[4]陈云松.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J].社会,2013(5):118-143.
[5]张志安,贾佳.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1(6):34-39.

  [6]周宇豪.政治传播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7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