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文化革命委员会”述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路阳 发表于:2011-11-11 10:19  点击:
【关健词】“文革”;工作组;“文化革命委员会”
:“文革”时期,“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类群众组织,最初是在工作组领导下建立起来领导运动的组织形式。工作组撤出后,毛泽东提出新建或重组这一类组织机构的问题。这一类组织被指定为在各单位领导和推动运动的新机构和组织形式。随着运动发展,这一类组织机构并没能发

作者简介:路阳(1983- ),男,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与比较政治学。 
“文革”开始后,北京及全国部分地区的学校等文教单位先后建立起“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代表大会”﹚一类的组织机构。这类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夺取本单位“文化革命”的领导权,推动运动在文教等单位进一步展开。它们最初是在工作组领导下建立起来领导运动的组织形式。工作组撤出后,毛泽东提出新建或重组这一类组织机构的问题,由群众选举产生、领导群众进行“文化革命”的“文化革命委员会”一类组织,被指定为工作组撤出后在各单位领导和推动运动的新机构和组织形式。“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类组织最初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其作用和影响如何?相关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目前还没有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笔者依据已有材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考察,为进一步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派出工作组与“文化革命委员会”的产生
  1966年5月25日下午,聂元梓等七人在北京大学大饭厅贴出了大字报,批评陆平等校领导破坏“文化大革命”,这在全国创下了公开向本单位党委“造反”的先例。6月1日晚,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大字报向全国广播后,引起强烈震动,“文化大革命”急剧升级,学校和社会形势日益混乱。在北大的带动下,北京地区的大中专院校和普通中学掀起揪斗本单位党委领导的浪潮。
  刘少奇、邓小平等在京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经过讨论做出了向大、中专院校派出工作组的决定。6月3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刘少奇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已是高潮,要使北京市大中学校有良好的秩序,把学生很快地组织起来,走上轨道。[1]会议同意中共北京市委向北京市的一些大学、中学派出工作组,由工作组来代替被冲击的党委履行职权,并领导“文革”运动。
  面对学校等单位各级组织陷于瘫痪和形势混乱的情况,通过派出工作组来引导运动方向和恢复党政领导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等在京政治局成员的希望。据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郭影秋回忆:“北大的工作组派出去后,各方面的情况都紧张起来,各个学校都要求派工作组。”“派工作组大都经过我与各方面协商。时间紧迫,要求又高,有时就算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立即派出。”[2]250-251从6月5日开始,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北京市教育系统绝大部分单位都进驻了工作组。北京某些夺权斗争激烈的单位,如中宣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以及其它省市的某些单位,也于6月中旬派驻了工作组。
  工作组入校时普遍受到欢迎,但很快和学校的部分学生发生了冲突。工作组不了解具体情况,处理问题草率等是其中重要原因,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其力图稳定秩序的做法必然要与毛泽东通过“文革”实现“大乱大治”的要求相违背,这注定其结局只能是悲剧性的。从工作组进驻开始,北京许多高校就陆续出现驱逐工作组的情况。北京邮电学院是第一个驱逐工作组的高等院校。到6月20日前后,北京的39所高等院校相继赶走了进驻的工作组。[3]
  在这一时期,刘少奇等在京领导人面对工作组受到挑战甚至被驱逐的情况,决定采取行动,以改变不利的局面和稳定当时的运动形势。根据中央的相关指示,北京及全国许多地方和单位开始进行“反干扰”运动。一些怀着不同的动机起来造党委反和指责工作组、轰赶工作组的学生被打成“右派学生”、“反党分子”、“假左派,真右派”。拥护工作组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斗。[4]
  6月中下旬开始,在工作组的支持下,各单位陆续成立了“文化革命委员会”或“文革筹委会”一类的临时领导机构。它们是在各单位工作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成为工作组领导运动的一个专门部门。这类机构是在工作组领导下对学校等单位“文革”运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的组织形式。
  群众革命组织的建立,一般是自下而上逐级建立的,班室的“文化革命小组”内群众自己选举,系校两级的“文化革命委员会”由师生员工代表大会选举。以“红卫兵”发源地清华附中为例:6月8日,工作组进驻学校,宣布支持红卫兵,并多次开会批评学校主要领导。6月21日,全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选举“文化革命委员会”,当选的21名委员基本都是由红卫兵核心成员(主要是干部子弟)组成。[5]
  7月初,郭影秋在关于北京市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汇报中,对于“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类组织的作用、产生条件、任务和活动作了具体说明。郭影秋提出,在当时群众已经发动的情况下,工作组迫切需要有一种群众组织作为依托,以便于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工作。“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类组织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它成了工作组借以组织和依靠左派的核心力量。第二,它是工作组团结革命群众,特别是中间群众的有力依托。第三,它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培养新生力量比较好的组织。”“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类群众文化革命组织的任务和活动一般是:(1)组织、领导文化革命运动;(2)组织、指导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3)组织、掌握群众性的各项活动,如组织大字报、辩论会和革命的相互支援等;(4)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了解运动动态;(5)负责安全保卫工作;(6)处理有关的其他日常工作。
  可以认为,工作组与“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小组”之间的关系是:这一类群众文化革命组织受工作组的领导;工作组要吸收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参加工作组的有关会议,使它了解领导意图,并对它的活动加以帮助。[6]
  刘少奇、邓小平等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对于工作组以及其支持下的“文化革命委员会”一类组织一直是表示肯定和支持的。7月22日,刘少奇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对于工作组问题,他表示:多数工作组是好的,还是教育帮助,改正错误。赶工作组,有的不应该赶。另外,他建议北京市把文化革命委员会(班、系、校)都建立起来。[7]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