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风险及其社会责任(2)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张纯成 发表于:2011-03-24 14:26  点击:
【关健词】黄河水患;三门峡;大坝工程;风险规避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人们把治理黄河的目光转 移到了黄河中游。20世纪6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明确地指出:在这对黄河下游水患起决定作用的中游第一区或第二区中,最关紧要的又在于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二地区,19

  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人们把治理黄河的目光转 移到了黄河中游。20世纪6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明确地指出:“在这对黄河下游水患起决定作用的中游第一区或第二区中,最关紧要的又在于山陕峡谷流域和泾渭北洛上游二地区,1935年,民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开拓者,时任民国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通过对黄河干流潼关至孟津河段的考察,提出了在此处修建水库的设想,但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三门峡成为沦陷区,这一设想成为泡影。1946年,国民政府聘请雷巴德等四位美国专家为顾问,组成考察团,对三门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认为,在三门峡建库发电,对上游淹没范围太大,建议把水库坝址改建在三门峡下游的八里胡同,并且新建水库只能用来防洪而不能用于发电。上述两次考察实际上是人们治理黄河战略目光的转移,即由“下”向“上”的转移,这也是治理黄河的方法由采用下游疏导的方法向采用中游堵截的方法的转变,即由“疏”向“堵”的方法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历史上的“疏”,还是现代的“堵”,任何治理黄河的实践都存在着风险,并且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它往往给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严重的水患。治理黄河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从大禹斧劈三门引黄(河)东去到东周时期的“疏”、“障”并举;从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到东汉的“王景宽河”;从明代潘季驯的“束水攻沙”到民国时期李仪祉的“上中下游兼顾”……每一种治黄方略都没有使黄河的脚步在下游变得轻盈,因为任何一种治黄方略都存在风险,黄河下游堤防屡筑屡溃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族始终没有走出的治黄怪圈。
  
  二、大坝工程设计施工中的风险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几千年来,黄河水患频仍,灾难不断。据史料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前602)到1938年花园口被扒开的2540年的历史中,黄河在下游决口泛滥的年份多达543年,总计决口达1593次,先后发生5次大改道,洪灾波及25万平方公里。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铜瓦厢发生自然大改道,下游悬河从1855—1938年,千里大堤先后出现大小决口143次。特别是1933年8月,悬河两岸61处决口,京汉铁路黄河大桥被冲毁,水灾波及30个县,273万人受灾。1935年7月,黄河在山东鄄城董庄处决口,淹没山东、江苏两省27个县,340余万人受灾。据统计,仅1912年至1938年间的3次黄河大决口,就造成90多万人死亡。治黄成败,往往成为史学家们评判诸朝政绩的重要标准。对于当时已经夺取政权,就要建立共和国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也是必然要考虑黄河的治理问题的。1949年8月,后来被称为“河道总督”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起草了《治理黄河初步意见》,呈交给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该《意见》以“变害河为利河”为治理黄河的目标,以“防灾与兴利并重,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流与支流兼顾”为治理黄河的方针,主张在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址中选择一处,建立一座水库。这个报告是新中国治理黄河水患的最早意见,它表明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目光是在中游,采用的方法是“堵”。此报告经水利部审查后,提出了从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不宜在黄河干流上大动干戈的意见。1950年7月,时任国家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率领由著名专家张含英、张光斗等人组成的考察团勘察了潼关至孟津河段,认为可以在三门峡或王家滩修建水库。以傅作义为首的考察团提出的国家水利部修建水库的方案是对王化云意见的肯定,但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修建水库方案被迫放弃,这是三门峡建库方案第一次被放弃。
  此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简称黄委会)通过对黄河各大支流的全面勘察,选中了几十处可以修建水库大坝的支流。但由于黄河支流太多,在支流拦洪机遇又不十分理想,且花钱多、收益小,故认为黄河治理仍需要在干流的潼关到孟津的河段下手。黄委会在三门峡建库的意见得到国家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总局的关注。1952年,水电建设总局、黄委会会同苏联专家在三门峡进行坝址考察后,认为此处地质条件良好,可以筑高坝“蓄水拦沙”,并能获得较大的水电效益,但这个方案终因“要淹没八百里秦川”而放弃。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郑州视察了黄河,并做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1953年2月,在三门峡建立大坝和设立一座水库的方案再次由黄委会提出,并向毛泽东主席做了汇报。
  1954年,苏联对中国实施的156项重点援建项目出台,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黄河流域规划项目列在其中。1954年2月23日,由9位苏联专家会同中国水利专家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120人的考察团,对黄河流域进行考察。苏联专家组组长柯洛略夫(时任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列宁格勒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明确地指出,在看过的全部坝址中三门峡是最好的坝址。想找一个既不迁移人口,又能调节洪水的水库,是不能实现的幻想、空想,任何一个水库的库容,都是用淹没换来的。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954年10月黄委会编制完成了内容包括总述、灌溉、动能、水土保土、水工、航运、对今后勘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等8个方面的意见、结论和112幅附图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技经报告》)。
  按照《技经报告》的规划,将在黄河干流上建立46座拦河坝,在支流上建造大量水库,黄河的洪灾将完全避免,轮船可以从黄河人海口直通兰州。《技经报告》将三门峡水库的正常水位高程确定为350米,总库容量为360亿立方米。它要实现的目标是,将千年一遇的3.7万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削减到0.8万立方米每秒,初期预计可灌溉农田2220万亩,远景可灌溉7500万亩,发电装机总容量为89.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6亿千瓦小时。它将拦蓄上游全部泥沙,下泄清水,下游河患将彻底根除。该报告也指出了三门峡工程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水库移民问题,二是水库泥沙淤积问题。这个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制定的《技经报告》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委员会审查后,于1955年4月5日向中共中央、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呈交了审查意见,认为《技经报告》是今天治理黄河的最好方案,建议中央予以批准。同年5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技经报告》,并决定将黄河规划问题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讨论。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代表中央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做了题为《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指出;“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提议,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黄河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通过决议。”该报告于7月30日以《决议》的形式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于是,这项由黄委会提出,国家计委和建委审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毛泽东主席认可的三门峡大坝工程,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