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风险及其社会责任(4)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张纯成 发表于:2011-03-24 14:26  点击:
【关健词】黄河水患;三门峡;大坝工程;风险规避
第一次改建,自1965年1月开始至1968年8月为止,主要是增设两洞四管。两洞四管在洪水期开启使用后,使水库泄洪量增大一倍,潼关以下库区由淤沙变冲沙,冲走了大量泥沙。但潼关以上库区泥沙淤积仍然严重,黄河潼关段

  第一次改建,自1965年1月开始至1968年8月为止,主要是增设“两洞四管”。“两洞四管”在洪水期开启使用后,使水库泄洪量增大一倍,潼关以下库区由淤沙变冲沙,冲走了大量泥沙。但潼关以上库区泥沙淤积仍然严重,黄河潼关段河床高程上升0.7米。冲下去的泥沙淤积在下游河槽内,对防洪非常不利,造成下游面临着堤坝决溢泛滥的潜在危险。1969年6月,周恩来总理委托晋、陕、鲁、豫四省召开治黄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省会议原则”,即上游出现特大洪水灾情时,三门峡大坝将敞开闸门泄洪,当下游花园口河段可能出现超过2200立方米每秒洪水时,应根据上、下游河水情况,关闭部分或全部闸门。
  1969年12月,三门峡大坝又开始第二次改建,目的是为了加大泄洪、放水的能力。这次改建将8个已经堵死的导流底孔重新打通,改成永久性的泄水排沙孔。目前,水库共有12个泄流底孔,投入运

行后,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黄河潼关段河床高程下降2米,库容增加330亿立方米。将电站改建为低水头发电,安装了我国自己制造的5台总容量为25万千瓦的发电机机组。此后,三门峡大坝运行方式实现了由“蓄浑排清”到“蓄清排浑”的转变。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三门峡水库发挥了一定的防洪、防凌作用,能够维持水库内泥沙淤、冲的大致平衡,不至于使潼关段河床淤高而威胁关中平原,有效地为沿黄地区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三门峡大坝的两次改建是成功的,但其风险依然存在,后来对潼关段河床高程问题的争论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三门峡大坝溯黄河而上,西行114公里,就到达了陕、晋、豫交汇的战略要地潼关。黄河在潼关以上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潼关以下的流向是由西向东,穿过三门峡,进入河南大平原。黄河大支流泾河、渭河以及北洛河(也是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都在潼关附近汇入黄河。由潼关向上至龙门,河谷开阔,渭河、北洛河入黄处河床宽10余公里,黄河行至潼关,河床缩至1公里,形成“咽喉”。如果潼关段河床淤积,水位升高,将对上游特别是对泾河、渭河、北洛河流域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引起纷争几十年的“潼关高程”问题。
  所谓“潼关高程”,是指黄河在潼关段的水位。它西接关中,东迎三门峡大坝,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是大坝存留的关键。如果黄河潼关段河床水位过高,将淹没八百里秦川,而河床水位过低,将使三门峡水库的功能降低甚至废弃。若使潼关高程居高不下,将使泾河、渭河、北洛河人黄不畅,大量泥沙在黄河这些支流下游地区淤积下来,而且离潼关越近,水面抬升就越高。降低潼关段高程,成为两次改建后水库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三门峡大坝工程现在存在的风险,是以潼关段河床高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最初设计没有考虑排沙问题,潼关段河床高程一直在上升,最高时超过332米。经过两次改建后,库区内泥沙被冲走一部分,1969年以后三门峡水库基本敞泄,随着水位的降低,潼关段河床高程也降了下来。1973年汛期过后,潼关段河床高程降到326.6米。这是潼关段河床高程的第一次降低,到1973年年底由于三门峡水库开始发电潼关段河床的降低被终止,其间历时5年。第二次降低潼关段河床高程是在1980—1985年,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那段时期内黄河来水来沙丰沛,利于河道冲刷。这次河床的降低使潼关段河床高程保持在327米以下,这种情况随着1986年枯水期的到来而终止,其问历时6年。这两次降低河床过程分别代表了两种降低潼关河床高程的方式:一种是人工(敞泄)降低,另一种是自然(来水来沙)降低。这两种降低方式为涉及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四省利益的潼关段河床高程的降低提供了经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汛期降雨量减少,流域内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以及上游水库蓄水等原因,三门峡工程汛期平均入库水量减少到100亿立方米,非汛期发电水位偏高,所以,黄河潼关段水位居高不下。林秉南院士认为,降低三门峡水库的水位,充分利用洪枯两季的水流冲沙是降低潼关水位高程的唯一现实选择。
  2003年8—10月,陕西省渭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三门峡水库的存废之争再起狼烟。陕西方面认为,渭河“小水大灾”,祸起三门峡水库,建议废弃三门峡水库以解渭河“地上悬河”之危。河南方面认为,渭河水灾不能归罪于三门峡水库,潼关水位升高属自然抬升,非渭河独有,也非潼关段水位高程独有。气候变暖、北方来水少、河床淤积是自然现象,整条黄河及北方的全部河床均在抬升之中,三门峡水库不能废弃。2004年年初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召开期间,陕西省的多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认为造成渭河洪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潼关段水位居高不下造成的,而三门峡水库的高水位运行,则是造成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建议废弃三门峡水库。河南省32位人大代表也联合提交“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的议案,认为渭河洪灾归咎于三门峡水库的观点非常错误。水库建成之初,对潼关水位高程有过影响,经过两次改建和“蓄清排浑”方式的运用,现已对潼关高程不构成影响。两份议案的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争论的焦点是:潼关高程淤高,责任在谁?
  “潼关高程”的争端始于1960年三门峡水库蓄水时,已经持续了40多年。事实上,在此之前,即1954年就针对“苏联专家设计方案”发生过争论,只不过反对的声音相对微弱。1962年4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陕西省代表就提交过“降低潼关高程”的议案。在后来召开的一系列治黄会议上,对该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2003年,渭河流域水灾发生后,使历时绵长的争论达到高峰。以“潼关高程”为纽带,陕西洪灾是不是“潼关高程”所致,三门峡大坝是不是“潼关高程”淤高的主要因素是争论的方程式。因为一个潼关段水位高程问题,关涉到陕、豫两省的利益,甚至关系到陕、晋、豫、鲁四省的利益,寻找既能兼顾上、下游各省利益又能使大坝得以留存的潼关段水位高程的“度”是治理黄河的一个关键问题。当然,这个“度”随着河床的自然抬升也会变化,它是动态的。
  围绕潼关水位高程的争论,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即废弃和改建.废弃派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库区泥沙淤积,潼关水位高程抬高,渭河等支流的水位高程也随之抬高,多数支流变成悬河。因此,三门峡大坝应停止蓄水,放弃发电,全年敞泄;甚至有人主张炸掉三门峡大坝。改建派认为,三门峡大坝控制了黄河中游北干流和泾河、北洛河、渭河两个主要洪水来源区,对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这个第三个洪水来源区发生的洪水能起到了错峰和补偿调节作用,担负了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了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黄河岁岁安澜,三门峡大坝功不可没,存在问题可通过第三次改建解决。两种观点,截然相反。渭河流域洪灾发生后,“废弃派”的呼声更高。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