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世俗化路径比较研究(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邵龙宝 发表于:2010-10-14 11:55  点击:
【关健词】中西文化传统;世俗化;路径和特征;比较
中国人自古信奉天命、祖宗和圣王,中国人的个体一直是人际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中国人注重整体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讳言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儒家的道德文化在世界上堪称最为丰厚,儒家文化在知识的表征上叫做德性

  中国人自古信奉天命、祖宗和圣王,中国人的个体一直是人际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中国人注重整体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讳言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儒家的道德文化在世界上堪称最为丰厚,儒家文化在知识的表征上叫做德性之知,这是一种为人处世,表现为名分大义和克己复礼的道德知识和人格特质,主要用于规范社会的交往行为和人格的修持,它的理性思辨和论证水平相对较低。儒家文化不重逻辑论证,而重直观知识。虽然直观知识也很重要,但其论证的起点还是属于一种低水平的,只能了悟、体会而缺少对逻辑推理的追求、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它不像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学有一个形式逻辑的体系,因而难以在理论层面进行演绎,但并不影响它在实践的可操作层面对民众的教化功能。中国文化传统崇尚整体主义,注重整体利益、责任意识,追求人际和谐,讲求交往中谦敬礼让、言行一致、恪守诚信,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知行统一,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与西方的基督教的外在超越不同,儒家文化是一种内在超越,从人的心性修养出发,立足俗界达到神圣。西方的外在超越实际上也是经由个体人的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和爱达到进入天堂的神圣境地。二者的区别在于,儒家注重个人修养,用超越的精神来规范现实的行为,认为只要当下去做,俗世和神圣就融合为一了,其目标是成为君子和圣人人格,它的超越精神是要在现世兑现,不是流于现世的卑俗,而是以超越规范和现实,注重对现世的精神关照;超越精神表现为人格的境界崇高,使良知得以彰显。西方是以爱和信仰神圣的上帝来监督和审察自己,同样是为了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最后的目标不是要成为君子或圣人,而是要进入天堂,与上帝同在。
  在中国近代的世俗化过程中,西方的理性、科学和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最主要的是人本主义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这是精神积累方面的最重要的成果。但由此带来的弊端则是唯科技主义、唯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弥漫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世俗化过程中优良的道德传统断裂了,世俗化背后失落了道德关怀和精神价值,丰厚的道德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事实上,在中国社会自近代以降的社会转型中中国人同时面临科技(物质)、权力和价值(精神)秩序三重危机。科技在物质层面呈现出现代化的新面貌的同时却在科学精神方面显得十分苍白;权力在表现为制度创新时呈现出现代化的气象,但权力的承担者即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和人格却没有能体现出真正的现代化;与前二者相应的价值观念在作为一种主导思想的理论形式时的确现代化了,但作为深入到民众的血脉之中的价值体系和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和行为模式则问题相当严重。总而言之,中国在自近代以来的世俗化的进程中中国人丢失的是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理念和制度设计中的新鲜的思想和做法,没有能真正学到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并促使其现代转换。上述缺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在演化为一种社会思潮,即国学热和对传统的回归,包括对各种宗教信仰的升温,其深层的原因还是资本向全球扩张的规模和频率在加快,人们在物欲无限制释放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如何更好地安顿灵魂的重要性。因而,对神圣的关心正在成为当下中国人的一股强大的社会精神需求。
 一、中西世俗化路径和特征比较的前提性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世俗”是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是指伦理政治现象,也是与精神修持、知识教养相对应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世俗”是指与“神圣”相对应的概念。本文的比较是取西方的世俗概念。世俗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与现代性概念相互重叠,既表现为祛魅化又意味着平庸化。西方社会自从文艺复兴至今的五百年以来呈现出世俗化的进程,中国社会自近代以降也出现了彻底否定传统即中国式的世俗化趋势。但自现代性危机出现以来,无论中西方又都面临着一方面在世俗化,同时又为避免世俗化带来的弊端而出现的宗教复兴即神圣化的趋向。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神学家PeterBerger认为,世俗化意味着一个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门摆脱了宗教建制和象征的主宰,社会和文化建制从宗教建制中脱离。世俗化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结构化过程,同时是文化和社会心态及其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变迁。世俗化表现为个人宗教实践的衰落;宗教信仰在公共生活中的撤退以及宗教性内容在文学、艺术、哲学中的衰退。同时,世俗化还表现为宗教、精神信仰的多元化,并非简单的世俗化。就当今的欧美社会来看,欧洲的宗教活动体制参与在衰退,而美国在政治实践中一直存在一个全民宗教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宗教参与的人数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但从动机上分析,美国人并非真正相信世界上有一位全知全能的上帝即超自然力量的人格神,而是将上帝等同于自然神或真善美的化身,为了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家庭的发展能获得正确的方向。他们的信仰自由和良心自由的理据都在于人权的观念。因而,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文化的衰退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吉登斯看来,虽然很多人不再选择通过传统教会的基准体系拜神,但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宗教和精神的信仰仍然是强大而令人鼓舞的力量。Peter Berger自己也认识到自己先前的“世俗化理论”的观点是简单化了,他说:“在社会以及个人心智中,现代化必然导致宗教的衰减。恰好就是这个要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在帕森斯看来,所谓的世俗化“不是宗教合法性的去除”,而是“赋予世俗生活一种宗教合法性的新秩序”。世俗化还有一层意思,即精神生活超越性维度的丧失,社会生活呈现出平庸化和流俗化。正是由于现代性的危机弥漫了整个世界,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在二十一世纪不是减少了,反而是增加了。由于现代性在建立某种秩序的同时,破坏了人们心灵的秩序,而人都有一种意义建构的需要,人们借以宗教信仰想要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所以在世俗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神圣化的势头。我们很难说美国社会是世俗化的还是非世俗化的社会。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这一现象,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从二十世纪末至现在,所谓的传统文化热实际上是中国人对信仰和意义世界追寻的一种社会心态。当然,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与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有诸多不同。尽管中国有本土宗教道教,自东汉末年进入的佛教和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中又进来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但总的说来区别于西方宗教的超越性、纯精神性和彼岸性,以西方的宗教观来看中国社会基本上不属于宗教性文化的国度。然而,这又不能否认在不同时期,中国人中尚有相当一些人是信奉宗教的,更不能否定自古至今的中国人始终是有信仰的追求即有超越精神,和意义世界追寻和构建的精神需要,只是所信仰的对象和特质不同而已。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中国人与西方人一样在现代性社会的不确定性和意义被撕成碎片的情状下需要重拾信仰,需要重新审视世俗化给我们带来的利弊和得失。更何况整个人类面临着同样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为物役等生存困境,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有一个信仰、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中西方世俗化的比较就是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得以有效展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